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母亲

时间:2022-07-1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用户2821 点击:

  童养媳是个很久远,很陌生的名词了,但影响了母亲一生。

  在写母亲之前,我特意在百度上了解了一些有关童养媳的解释。一种情况是女方家无力抚养女儿,在女儿很小的时候,便送到夫家抚养,等女孩子十四五岁的时候,再与男方圆房结为夫妻。另一种是男方家境贫寒,没钱正娶,便到外地去抱养女孩。这些女孩基本上是弃婴,或者是灾区的,或者被父母贱卖的女孩。我母亲幸好是第一种。

  外婆只有三个孩子,母亲老二。但外婆还是无力供养,在母亲八岁的时候就被送到父亲家做童养媳了。童养媳在夫家是毫无地位的,纵使你的身份是前面说的第一种。挨饿受冻不说,一天做不完的家务活,还经常被打骂。母亲眼里的婆婆就是个穷凶极恶的大坏蛋。一提起婆婆,母亲便有比海还深的苦水。母亲一边恨恨地数落着婆婆,一边默默流泪。我们儿女也在一旁陪着流。父亲听不下去了,想上前制止,说,人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提起的。这时候,母亲的动静则更大,儿女也会倒向母亲这一边。父亲没法子,只好一个人愤愤地躲进房间去。

  母亲饿得实在没法子,便去偷婆婆藏起来的红薯、芋头吃。有时候被婆婆抓个现行,被往死里打。母亲受不住了,逃出去躲起来。有一次一个人还拼命往县城跑。最终人被拦住劝回去了。其实,母亲娘家的村子离父亲家的很近。有时候母亲被打得受不了了,也往娘家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更何况是童养媳。被外婆一阵数落之后,母亲只好悻悻地折回去。

  这种煎熬一直到父亲16岁的时候,婆婆死了,母亲才算松了一口气。

  这就是母亲的童年。

  可能是同性别的原因,父亲的心路历程多多少少影响了我的文字情绪。所以在记述父亲的时候,我是凝重的,感伤的。

  但对母亲就不一样了。即使母亲有着非常阴暗的童年。然而在我心目中,母亲一直是爽朗的,豁达的。只要不惹到她,母亲一直会开心地笑,而且是很开怀的那种。但如果惹上她,母亲便像一头怒眼圆睁的母狮子,随时挥动爪子准备倾力搏击。母亲天生的好嗓子,吵起架基本上没有对手。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凭借狮吼,一次次击退想侵扰她领地的其它母狮。也用自己尽管弱小但坚定的身躯保护着自己的儿女。

  母亲生育了我们七个,其中一个女儿因为打针时用错了药剂,两岁多就夭折了。而父亲则因为工作原因,很少顾及家里。我们姊妹六个基本上是母亲一个人带大的。当年父亲那么点工资哪里养活得了那么多张嘴,因此母亲必须上班,而且还是妇女队长,还做过接生婆。母亲白天在生产队里上班,吃完晚饭便动手做衣服,纳鞋底,打毛衣。有时候针线还在母亲手里拽着,她却沉沉的睡着了。

  母亲一边要生产孩子,管理孩子;一边还要到生产队里搞生产搞管理。哪里还顾得上好好坐月子。结果母亲落下了严重的产后风湿病。只要一变天,两条腿就钻心的酸痛。我看过母亲在床上痛得打滚的样子。要说母爱的伟大,伟大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这里了。

  虽说母亲不识字,没文化,但她自有一套管理孩子的办法,大的带小的,小的带更小的。用句俗话就是,大虫吃小虫,小虫吃虾米。在家里,母亲就像山大王,除了父亲,没有人敢撼动她的威严。那时候还是大锅饭时期,不允许有自留地。母亲就带领一群儿女偷偷的种。后来政策放宽了,她就大张旗鼓到处开荒。家里一年四季的菜蔬也因此就有了充分的保障。我虽然是儿子,而且是满仔,但家务活方面却没有受到过多少优待。开荒种地,砍猪草,挑粪,一样都少不了。后来住进了县城,读了高中,看着同学们放下书本便可以自由飞翔,而我却要“发配”到菜地里劳动。心中的愤懑可以想见。但现在看来,父母对我的劳动教育倒是让我在之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至少让我懂得如何在困境中好好的生存。

  抱怨归抱怨,其实我在家里是受宠的。我没出生之前,哥哥是月亮,姐姐们是映衬月亮光辉的小星星。我出生之后便是家里光芒万丈的太阳。那时候物资奇缺,凡事凭票供应。母亲想尽办法给儿女们找食。六个孩子端坐在四方桌边,有时候每个人能分到一小酒杯炒豆子,或者一把花生。过后,母亲还会悄悄的多给我一杯或者一把。这让我过足了“满仔瘾”。

  每到过年,母亲便会里外一把手,把箱子里珍藏着的,竹篙上收集起来的年味细细的洗,小心的切。没有征得同意,母亲绝不允许别人碰锅铲,她生怕别人坏了这一桌她殚精竭虑积攒了一年的好味道。一家人围着桌子,母亲在油光铮亮的围裙上揩着手,笑着问道,好吃吗?这个时候的回答一定要异口同声:好吃! 听到这里,母亲的手揩得更欢,笑得更舒心。

  现在母亲老了。笑声依然那么爽朗,那么开怀。但额头上的皱纹和慌乱的白发告诉我,母亲真的老了。有时候我们的名字会被她叫混了。有时候手里握着钥匙,她会满屋子找钥匙。每到晚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母亲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然后她又猛然惊醒,睡眼惺忪地问坐在一旁的父亲电视里怎么回事了。

  母亲老,但她自己觉得远比父亲年轻。她厌烦父亲天天挂在嘴边的“死”字。她走路永远比父亲快。她还总是把父亲的生活安排得那么妥贴。

  突然手机响了,电话那头,母亲关切的问:“崽啊,你还好吧,怎么好几天没听到你的声音呢”。

  我顿时慌张起来。心想,是啊,好几天没有问候父母亲了。我便支支吾吾的编一个很旧很旧的理由,说:“这两天有点忙,有点忙”。

  手机那头,母亲的声音释然了,说道:"噢,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忙也要注意身体。孩子们还好吗?学习还好吗...."

  母亲就这么重复的唠叨着。如果不是我忍不住打断她,告诉她,我忙着呢,母亲会一直这么念叨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