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今年的中秋节日刚结束,母亲的旧疾再起,淤积很久的高血糖进展到糖尿病,并且出现了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从8月初蔓延到脚部臃肿,如今达到眼睛模糊……病情的发展是一方面,而心结的郁闷又是一方面。 搞不清楚状况的我,就此时,因为母亲生病,从小就处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我,开始近距离和母亲相处。母亲是个读过小学二年级的农家妇女,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对生活有追求有主见有目标的人。母亲从懂事起,便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以栖身。母亲也正是因为没有房子栖身,而匆忙找了我爸,嫁入我们家,从此,受尽生活的苦难,以及我爸对她的精神控制与精神打击。母亲是不幸的,是辛苦的,同时,也是坚韧的,是我们的安全感栖息地。 在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我带着母亲,挂号、排队、测试眼睛视力,检查眼睛情况,持续了一上午。检查出视网膜病变,左眼已经完全模糊,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右眼也岌岌可危,需要保守治疗。而家庭里,新生命的诞生,又需要陪护。母亲从焦急万分,一步步,到焦虑忧愁。这,显然是对病情不利的。母亲的医保不在本地,又无法报销,只好在检查过后赶回老家。 熙熙攘攘的人群啊,都是奔赴医院的自留地。回到老家的县城医院,又是走一遍检查核酸、挂号、排队、问诊、检查、二次问诊论断等流程,花费时间、精力、金钱,若是母亲自摸,肯定很无助,也楼上楼下难以捉摸。而这样自摸的老年人,在我所经历的这就医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很多,如此,倒也是令我明白了母亲之前的一种焦虑,“你可以不结婚,但是,你必须要有个伴侣,生病了、老了,能够相互照顾”! 在排队候诊的过程里,听母亲絮叨过往经历,有对未来的期望,有对新生命的盼求,有对经济状况的担忧,有对父亲的不理解,以及关于大姨、小姑、乡亲们对我们家庭的点滴关照,这些经历伴随着酸甜苦辣咸的心情,喜怒哀乐皆是构成了这50年的人生。 间隙,发了个朋友圈,感慨一下母亲生病。而我陪着,也是焦灼,焦虑,深感经济薄弱的压力,处处受制于金钱,心情无处安放,彻夜难眠,徒增了许多白发。同时,我也希求得到某人的帮助,最后,得到了一句寒暄的话:“那你好好照顾阿姨吧!” 此时,我明白,只能依靠自己,去战胜这病魔以及自己的焦虑。而我不曾希求的人,却给了我惊喜,由此,也能够辨析出真伪了,适情珍惜这些个可爱的人儿。 调节好工作后,随着治疗的深入,在医院陪护母亲,与母亲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也由此了解糖尿病这个病种,以及带来的问题,研究怎么吃好,研究怎么睡舒服,拉着母亲跳广场舞,倾听母亲的心声,给母亲画大饼,就像带个孩子一样,母亲成了老小孩。最终,万事顺遂,母亲看到小侄女的可爱,心情好了,血糖和血压也逐渐恢复正常。钱也花了很多,反而我没有那么焦虑了。 紧接着,从内分泌科出院,转接到眼科检查,重新走一遍流程,基础就是金钱的赔付。时间一天天过去,其中,有很多见闻,也有很多想法,有不理解的心情,最后又特别理解。无论面对医生的态度好或者不耐烦,还是面对护士小哥的毛躁,或者扎针的错误,母亲都是笑笑,并且说“谢谢”,这两个字很简单,却也是给实习的护士小哥们以鼓励。母亲说,他们也不容易,不需要计较什么,还要感谢他们能够来到这里服务病患……母亲真是深明大义啊! 对我而言,这也是我27年来第一次陪护母亲生病住院,也是第一次在医院过夜,也是第一次感受医患关系,也是N次听母亲讲述的做人道理。 伴随着楼道里的夕阳,一台轮椅成了病人们的乐趣。我陪母亲在来回溜达,母亲对我叮嘱着,“做人,不能忘本”、“无论做什么事儿,做了再看,不要没做的时候就逃避了,那很窝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论他人帮助自己多还是少,都应该怀有感恩的心,将曾经的帮助恩情始终记挂着”、“对做事,还是对感情,说话要考虑,说出去要负责,男人应该有担当”…… 所谓苦难,当属是人生里锤炼身心的必经之路,是勇往直前、精进修行后的积极乐观。 而所谓感恩,是天、地、人、君、亲、师之尊崇敬仰,是群居动物(人类)之间感情绵延不绝的基础,是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人本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