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不显,赢在藏愚守拙(3)
时间:2022-11-0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武敬敏 点击:
次
李斯,当初他贵为秦相时,“持而盈”,“揣而锐”,最后却以悲剧告终。临刑之时,李斯对其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他临死才翻然醒悟,渴望重新返璞归真,在平淡生活中找寻幸福,但悔之晚矣。
入世容易,出世难。许多人便是没有“真人”的态度,而陷入富贵名利中,最终落得个“飞鸟尽,良弓藏”的境遇。华丽落幕后,在历史的舞台上全身而退的人中,范蠡算是成功的一个,虽然他的“入世”不一定是心怀天下“不得已而为之”,但“出世”的确是适可而止之后的大智。
范蠡青年时和宛令文种入越后,深得越王重用,先任大夫后为重要谋臣,文种为相。越王兵败投夷,文种守国,范蠡随勾践入吴为质。二年中,范蠡为勾践备受屈辱,忠心耿耿,出谋划策使勾践化险为夷,获释返回后,与文种同心协力为越国共谋良策,促进越国强盛。范蠡训练兵将,与“卧薪尝胆”的越王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奋斗,把国家建设得强盛起来,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报了会稽之耻。越国成了中原霸主。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只能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向越王“辞呈”。勾践不允,范蠡即携带重宝乘舟浮海入齐,一去不返。
进一步,容易;退一步,难。大多数人能成功,却不能全身而退;少数人看透功名实质,重视过程,淡看结果,终能功成身退。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同修们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考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看透功名利禄,看破世间百态,该进则进,当退则退,不要偏执一心,不要被世俗蒙蔽了心境。须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包容万象,世间一切皆是佛法
佛法在哪里?在佛经中吗?其实不然,世间法皆是佛法。
真正的佛法,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都是恭敬的,这是佛的精神,他没有看不起人。学佛的人第一个胸襟要大。所以学佛,第一要学弥勒佛,学常开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萨,就是肚子要大一点,包容万象,什么都是好的,都对;一切法皆是佛法,先学他胸襟大,面孔对任何人都是慈悲笑容,这个就是佛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