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卷起故乡味道的煎饼(2)

时间:2022-11-0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回味 点击:

  父亲与煎饼也有着很深的感情,九岁从老家出来,背着曾祖父给他摊的煎饼独自上路来到了哈尔滨的二爷爷家。父亲三岁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在老家和各位叔叔家里生活,每个家庭都不是很富裕,经常吃的主食就是苞米面窝窝头,父亲对粗粮都不是很喜欢,唯独对玉米面煎饼百吃不厌。

  四年前,我陪父亲回老家一趟,四叔家还保留着老式的摊煎饼的大鏊子,这样父亲万分惊喜。在老家两天,几乎每顿饭父亲都要吃上两张煎饼,感受一下那久违的味道。四婶看父亲对煎饼的钟爱,第二天自己在小厨房里做了一天,整整摊了十斤煎饼。三叔又去镇上,买了几家大家认为味道纯正的泰安煎饼。回家的路上,煎饼的味道一直伴着我们走了1654公里。

  因为哈尔滨的山东人比较多,但是想找到像儿时的老家大院都是老乡的已经很不容易了。以前我都是在市场上遇见了,就买上一些给父亲送去。父亲总是摇着头,说着味道不对呀。

  父亲在老家时自己做过煎饼,对煎饼的工序也比较了解,总觉得现在机器发达了,那煎饼的味道却大不如前了。小时候我也亲眼见过,杨奶奶每天都是晚上就把磨细了的玉米面分和好,放一夜让它自己轻微的发酵后,第二天再用。所以,那煎饼里有一点点酸酸的味道。这样的煎饼入口薄软,而且好消化。

  生活在东北久了,好多老乡为了迎合当地的口味,煎饼也开始多样化了,大米的,小米的,加糖的,各式各样的煎饼在市场上叫卖着。尤其城市的飞进发展,高楼大厦平地起,那些老宅平房基本上都拆迁入住新楼了,这几年卖煎饼的是少之又少。市场上唯一一份卖煎饼的也是用了新式电平锅做的,和好了玉米面粉加上一些白糖,马上就做,根本没有发酵的过程。而且煎饼又小又脆,看上去像给孩子们吃的小零食,早已经没了老煎饼的影子,更不要说是味道了。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煎饼已经不再是餐桌上的主食了,它成了一味调剂饮食口味的小吃。在单位值班时,偶尔也会吃一顿煎饼,卷着土豆丝,加上鸡蛋酱,也是不错的夜班饭。只是很少有人像父亲这样,恋着原来的味道。

  坐在餐桌前,父亲夸着我的小厨艺,吃着煎饼,满脸的笑容。“丫头,我明天问问这家的老板娘,看能不能订一些,煎饼放着不坏,我怕她哪天不干了。”老了的父亲说话总是带着那么一点孩子气。

  “老爸,你别去了,你告诉我,我去吧。”我连忙出声哄着父亲。

  “不行,一会儿我们一起去吧,我要和她说清楚一些。”父亲露出了小孩子的执拗脾气。

  拗不过父亲,吃过饭,我和父亲去了市场。父亲顺手指着市场最里角的地方说道:“丫头,就在那里。”

  还没走到跟前,那股煎饼的味道已经传了出来。这是个塑制的简易房,在房子的外面用砖砌起来的大火炉,上面放着那个大鏊子,和我小时候看见的杨奶奶家的一模一样。小屋的平台上放着一盆一盆的和好的玉米面粉,散着淡淡的发酵酸味。

  原来他们是来自泰安的老乡,儿子考上了哈尔滨的大学,又在这里结了婚,从老家把他们老两口接来养老的。可他们闲不住,就在是市场里开了这家煎饼店。店里的老大姐性格开朗,操着一口家乡的口音,带着热情的微笑招呼着来往的客人。

  “我们不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最初,儿子不同意。还是儿媳妇开明,怕我们两个闲下来,反倒身体不好了,就让我们兑了个小店。我们没什么手艺,就会摊煎饼。”大姐有着山东人特有的实在和热情。

  见到那还冒着热气的鏊子,看着大姐娴熟的动作,闻着那味道,刚吃过午饭的我,又有了蠢蠢欲动的食欲。

  “这个味道好啊!”父亲在不停地夸赞着。听到父亲略带乡音的话,老大姐也很是兴奋,真有了老乡见老乡的感觉。父亲站在火炉旁久久地不舍离去,我又买了几斤煎饼,我们各自都带回去一些。

  回到家,午后的阳光正暖。包裹在纸袋里的煎饼散着它特有的味道,离孩子放学还早。我拿着书,偎进沙发的角落里,没看几页,困意袭来,我就在那浅浅的煎饼的味道里,安然入睡。

  梦里,我又回到了外公的祖屋,看到外婆一手端着鸡蛋汤,一手拿着煎饼,静静地向我走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