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凹凸游殿

时间:2022-11-0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逯玉克 点击:

  一座山,源于秦岭,逶迤向东,其余脉,在洛阳称邙山,到了偃师就叫邙岭。

  邙岭的坡坡岭岭沟沟壑壑散落着很多村庄,其中偃师最东端有个拥有5000多人口的大村,叫游殿。

  相传游殿的得名源自宋徽宗。邙岭东南,渡过伊洛河,是坐落在嵩山之阴的巩县(今巩义市),那里是北宋“七帝八陵”的陵寝地。为方便祭祖,宋徽宗赵佶在邙岭凤凰山修建了一座会圣宫(靖康元年被战火焚毁,今存会圣宫碑)。一次祭扫结束宿会圣宫时,这位文人皇帝游兴大发,传下口谕:向北,到能看见黄河的地方返回;向南,到能看到洛河的地方止步。一番“邙山远眺”(后名列“洛阳八景”),尽赏“宛若仙域”(会圣宫碑文)之美景,赵佶惬意回京。当地官民则在徽宗看到黄河和洛河的地方分别建了一座宫殿——北游殿和南游殿,之后两地各自形成了村落。

  南游殿就是位于今偃师市山化镇的游殿大村。窑院与沟壑,是这个古村落的两大特色。

  从遥远北方刮来的黄土在这里层层沉积,雨水的冲刷、风霜的侵蚀,又让这深厚的土层皲裂出无数盘根错节的深沟巨壑,当地人因势就形,在土崖沟坎间开凿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窑洞和窑院。

  在朝阳的崖壁上挖洞而居,俗称靠山式窑洞;在平地挖出七八米深的方形大坑,再在四周崖壁掏窑,俗称地坑院;在平地挖出一条街道,再在一侧或两侧挖出一个个院落,这就是窑院。

  地坑院在其他地方多是相对独立且封闭的,而游殿的地坑院却被一条明暗相间的地下道路一线串联,连成“地下街坊”,其代表就是闻名遐迩的“九连洞”。“九连洞”往东,一处呈弧形凹进去的向阳崖壁上,密密麻麻、规规整整地开凿了一排窑洞,当地人称“月亮湾”。

  窑洞自有窑洞的好处,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为祖祖辈辈生于斯、老于斯的村民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庇护。但其实,这是当时的无奈选择。

  至今仍住在窑院的滑奶奶感叹说:“还不是因为没钱盖不起房嘛。当初挖这条地下街坊,还累死过两头牛呢。”闻此,同游的陶乾老师思忖片刻,在手机上打出一首七绝:坑院深深九洞连,颓垣断壁已斑斑。游人不问经年事,草木当知肇始艰。

  近些年,村人们已陆续告别了世世代代居住的窑洞窑院,到高阜开阔的地方盖起洋楼小院,那些窑洞连同里面一些老旧物件便被废弃了。这些被废弃的窑院窑洞,成为百里邙山一道难得的人文民俗景观。

  游殿村崖高沟深,随处可见的沟壑是村子的一部分。

  “月亮湾”的前面,是一条斜穿半个邙岭的深壑,枝杈横生、虬曲蜿蜒的沟身,像一道闪电裂向东南,恣肆着一种沧海横流的蛮荒与不羁。

  漫长的时光里,延伸的深沟大壑,是大地的疤痕;错落林立的峰峦,是黄土与风雨博弈的定格。那有着明显节理层的喀斯特地貌,有流水冲刷的痕迹,有风雨剥蚀的雕琢,那既是流逝的光阴,也是凝固的时间。这不禁让人想起湖南的张家界、广东肇庆的丹霞山和新疆的乌尔禾“魔鬼城”。

  张家界、丹霞山,多是石质的;乌尔禾“魔鬼城”是在干旱中形成的一种风蚀奇观。而游殿那些乱石穿空的峰峦,却基本是土质的。它的奇特在此,我的担心也在此。土质的峰峦是易变的,再过十年故地重游,也许你看到的会是另一番景象。那座圆柱形的问天峰还能矗立多久?它会在哪一天轰然倒塌?韶华易逝,烟花易冷,有些美,终究是留不住的。

  归途上我在想,游殿之美,美在何处?

  美在四个字吧。

  古——古村、古街、古树、古井、古庙、古碑、古人、古事,古风、古韵。

  土——土沟、土崖、土院、土窑、土峰、土岭,甚至连村民的方言俚语民俗掌故也都是土的,土得掉渣,却又土得出彩。

  凹——沟壑是凹进去的,窑院是凹进去的,“九连洞”是凹进去的,“月亮湾”是凹进去的,连半个村子也是凹在地下的。

  凸——峰峦是凸起的,塔林是凸起的,村中的滑氏祠堂,村东的玉皇阁、文昌塔,还有沟畔那棵枯死的“老龙拐”,也是凸起的。

  岭上人家,沟中岁月,窑院风情氤氲。游殿,这座凹凸在地下的古村落,莫非是一首土做的古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