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香粽,蕴含着古今文化内涵;人文情感;东南西北中,小小香粽普遍融入各地民族风情,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对制作香粽,各地口味及个人配方不甚相同外,其基本特性还是保持不变——追求的是特色、鲜味、美味…… 香粽不再是古时候那般传说色彩拘于时节;如今的它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美食餐桌上,我们当地每两年都有组织举办包香粽比赛,获前三名者都有奖牌证书及一定的奖励; 我爱吃香粽,市场上林立招牌的香粽不少,我也品尝了不少,味道各异,但我还是宠爱外婆制作的猪排香粽。 外婆制作的香粽与其他人做的不同,单馅;要不是五花肉作馅,要不是猪排作馅。外婆说馅不能放太杂,放太杂煮出来的粽子不清气不原味。 外婆制作的猪排香粽可算是当地最有名的;她选材用料很讲究——大肥猪且至少一年以上“土养”(原生态喂养的猪),猪排一定新鲜而裹带厚瘦肉较多,猪排买回来后,去两头取中间为馅,外婆说这样煮上10个小时后肥的融入糯米里而瘦肉不会熔化,吃起来带丝润而不腻。 切猪排外婆也很讲究,切4公分长,不带碎骨,之后用冷水洗净,加入适当的食盐、磨好的沙姜、八角等佐料,浇上自酿的老米酒拌匀腌制一个晚上。 外婆腌制糯米也是特制的碱水,不用市场上售卖的碱粉、硼砂等带有人工化学成分,外婆说包粽子放那些碱粉、硼砂吃后会口干舌燥流口水,不好。 外婆自己动手砍来当地称为“黄金柴”的植物与豆杆混合燃烧取灰,然后用水浸泡火灰,经过多次过滤提取碱水,最后用滤好的碱水浸泡糯米一个晚上使用—— 外婆用的粽叶也是很考究的,后院自己种,叶子宽且长,摘回后用大锅水煮上2-3小时洗干净备用。 “组装粽子”外婆也很“挑剔”——从来不用塑料和涂蜡的绳子绑粽子,而是用糯米稻草茎秆做绳,糯米稻草茎杆韧性好不易断,而且煮出来的粽子有一种淡淡的稻草香味,入口后让人胃口大开。 之后就是“熬煮”。 熬煮香粽讲究且耗时;外婆包的粽子个子均匀,三两左右一个,先是用小明火慢慢煮六七个小时,小明火慢慢煮是预防粽子在熬煮的过程中在锅内爆裂漏米;之后再用2-3小时暗火“熬”—— 经过层层“严谨”的程序后,最后起锅把粽子放入筛子内再次放到土火灶上用暗火煨干,过程还要帮粽子一个个“翻身”煨至均匀,这样吃起来粽叶不但不粘手,而且粽叶与糯米分离更好,最主要是留上个把月依旧保持软而韧,味道保持不变! 外婆制作的香粽工序繁琐,但是绝佳好吃。 外婆走了整整二十年了,有时候想吃外婆做香粽的那种味道,姨就说,我做给你吃!虽然姨做的香粽也很好吃,但总觉得还是比不上外婆做香粽的那般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