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甘于贫穷,成功者勇于挣脱(7)
时间:2023-01-0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保蘅 点击:
次
亿万富翁听后竟然哈哈大笑,千万富翁以为他嫌自己出的钱太少,于是说:“那20万美金呢?”
亿万富翁忍住了笑声,说:“我笑并不是嫌钱少,而是我的赚钱经验本来就是从你那儿学来的,如今你却要花这么多钱,来买你本来就拥有的经验,真是好玩啊!”
千万富翁一下子愣住了,他仔细了看了亿万富翁一会儿,才突然想起来,他竟然是当初那个不要一分钱薪水的那个人。原来,那个昔日的穷人用了3年的时间,学到了富人赚钱的秘诀和经验。然后,他经过10年的努力,赚到了很多钱,成为了一个比千万富翁还要有钱的亿万富翁。
故事中的穷人采用的方法是,想尽办法与富人接触,走进富人的世界,学习他们的世界观、财富观、投资观和思维模式,让自己拥有赚取大量财富的本领。
西方对大多数失败者的调查表明:一个人失败的原因,百分之九十与他们身边的人有关系,身边人的消极心理同样传染到了他们的身上,并且在遇到困难和思维阻碍时,没有一个优秀的思想模式引导、激励他们,那么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必然的。
成功语录:
向成功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思维模式,不仅能让自己变得优秀,还能使自己早日成功。做优秀者所做的事,并不是经历他们无数次失败的经历,而是要直接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进入他们的思维世界中,吸收他们的优秀理念和品质,并运用、实践到自己的创业路上,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成就。
7·成功都是不断成长“堆砌”的结果
成长意味着一个人自身能量的强大——强大的人才能够牢牢地抓住成功,所以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让自己成长起来。
2007年,新建天地集团董事长郑大清在“中国慈善榜全国爱心企业家”的排行中名列第48位。2003年,郑大清在四川“第五届创业之星表彰大会”上当选了“十大杰出创业之星”,个人资产已达20亿元,而他之前只是一个贫穷的打工仔。
郑大清获得的成就,无疑是令人惊讶又钦佩的。一位记者在表彰会上,很直接地向郑大清提问:“听说您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20亿?”郑大清十分爽快地回答:“是的!不过是这只是小小的成功。”
郑大清回忆说:“在没有创业之前,我在工地上做工,那时只想着挣钱让母亲过好日子。但我没有‘安分’地做一个打工仔,看到工地上那些画图的工程师能拿很高的薪水,我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我拼命学习建筑知识,充实自己,让自己成长起来。而这一切的确对我后来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他回忆,1985年3月,26岁的他只带了70元钱就坐上了去乌鲁木齐的火车,开始了他“神奇”的创业之路。到达乌鲁木齐时,郑大清的兜里只剩下一块钱,行李只有一套换洗的旧衣服和一床退伍时带出来的破被子。到达乌鲁木齐的第二天,老乡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建筑工地的班长,每天的报酬只有5元。辛苦工作了一年,到年底结算时,郑大清得到了20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让人羡慕的薪酬。
1986年4月,郑大清在工地上看到了一个不错的发展机会。于是,他将辛苦打工挣的钱拿出来,又借了一部分钱,然后从老家领出来40个工人,动用人脉关系接到了一个小工程。然而,在工程完成之后,郑大清一分钱也没有得到——因为老板跑了。郑大清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一片灰暗。他没有钱回家,还欠下了很多债务,靠着仅剩的5元钱支撑了10天,一天只能吃一顿饭。那种贫穷的境遇,让郑大清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暗暗发誓:把这次当做让自己成长的教训,以后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这之后,郑大清更加努力地打工挣钱还欠款。
1987年3月,郑大清逐渐摆脱了困境,凭着他的努力和诚信,成功地和一家橡胶厂签下了13万元的单子。1987年8月,郑大清圆满完成了工程,并得到了橡胶厂老板的称赞,两人成为了不错的朋友。之后,郑大清在橡胶厂老板的介绍下,连续接下了几项小工程并都顺利地完成,当年年底结算时,他发现自己竟然在还清所有的债务之后还赚了5万元。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个人资产达到了70万元。
1989年,郑大清决定进入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他的大幅度转型也意味着他要进行一场事业上的变革。首先他动用了20万元的资金在乌鲁木齐市区租了一间大型的地下室,按照商场的风格进行装修,然后转租给有意开服装卖场和大型超市的人,他预计自己每年可以从租金上赚取5万元的利润。同时他又在乌鲁木齐郊区开办了两家煤矿厂。刚转型的前两年,商场和煤矿厂都为他带来了不错的利润,但由于摊子铺太大而导致在管理和决策上出现了纰漏,到了1994年年底时,他的两家煤矿厂和商场相继关门倒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