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5节敢作敢为,彰显侠义之道
侠义精神就是道德勇气,是一个民族的白血球和防腐剂。抽去了它,这个民族就成了一堆烂泥。
柏杨先生说:“侠义精神就是道德勇气,是一个民族的白血球和防腐剂。抽去了它,这个民族就成了一堆烂泥。”将“侠义精神”比作民族的“白血球和防腐剂”,可见柏杨先生对侠义精神的推崇。提到“侠义”,人们想到更多的是“锄强扶弱”,甚至是金庸先生所讲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其实,对“侠义”最简单的解读就是: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这样的人便称得上是真正的勇敢,这样的行为便称得上是真正的义举,即所谓的“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不只是简单的拔刀相助,也可以有其他的方式,左拉便是用他最擅长的文字实践着对正义的维护。
左拉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疾恶如仇、勇于坚持正义的人。
1897年的一天,左拉和几位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听朋友讲起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多雷弗斯事件。
原来,当时法国的军队中有一位叫多雷弗斯的法国军官,不知什么原因,他忽然被军方怀疑是德国的秘密间谍,并遭到秘密逮捕,很快就被判处终身监禁了。虽然多雷弗斯一直否认自己是间谍,可还是于事无补。后来,军方发现,他们一直寻找的间谍并不是多雷弗斯,而是和他一起工作的另外一个军官。
当时,皮卡尔上校负责这件案子,在发现犯了错误之后,他很快就把这件事向上级做了详细报告。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上级拒绝纠正这一冤案,理由很简单:需要维护军队威信。与此同时,他们还把皮卡尔调往突尼斯,并要求他不得泄露相关情况。
虽然如此,皮卡尔在离任前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一位律师朋友。
左拉听说这件事之后,当时就火了,他气愤地说:“不该受处罚的人在经受折磨,该受处罚的人却逍遥法外,反映情况的人还遭到打击,军方到底在维护什么人的威信?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我一定要用行动来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状况!”
一位朋友劝他说:“左拉,还是算了吧。我们平民百姓怎么能和拥有强大势力的军方对抗呢?我们不管怎么做,都于事无补的,甚至我们自己还有可能受到打击……”
对于朋友的劝说,左拉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说:“我并不同意你的看法!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维护正义,难道因为军方势力大,我们就不再过问这件事情吗?我们都很清楚,邪恶是无法战胜正义的。所以,我一定要控诉!”
这位极具正义感的作家,当天夜里就挥笔写出了名为《我控诉》的公开信,在新闻媒体上发表出来。在这封信中,左拉对军方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同时呼吁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帮助多雷弗斯讨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清白。
在左拉和一些正义人士的奔走下,多雷弗斯终于在1906年7月12日被宣布无罪释放,并恢复了军职。左拉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胜利,他用自己对正义的呼唤战胜了邪恶。
左拉用自己手中代表正义的笔战胜了邪恶,显然他并非孔子所说的那种“见义不为,无勇也”之人。见过太多冷漠的路人,面对如此的左拉时,才蓦然发现,这个世界需要正义,呼唤正义。每个人的心中对于那些具有“侠义精神”的人,溢满了一种崇拜之情,正如柏杨先生所言:“我们对在权势下低头的人,感到无可奈何的悲哀。而我们对敢说敢做,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深深了解那是人类中最可贵的道德勇气,从心底深处,生出钦敬膜拜。”正义的存在,使这个世界的未来辉煌而美丽。
柏杨先生心中的“义”,便是千万中国人的不断进步,他把最犀利的笔锋当作治病的良方,即使面前有重重险境,也无法阻挡其救治的决心,他用他的一生实践着他所推崇的侠义精神,履行着他对自我的正义承诺。
正义是每个人心头共同的愿望,而正义需要用行动去捍卫,要敢于坚持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用行动去捍卫正义。一位学者说过,在正义的事情上,弱者能够打败强者。只要你所做的事情是正义的,你就会因此拥有更大的力量。也唯有此种力量,才能确保世人心中那个充满正义的“伊甸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