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与莎莫就像很多爱情电影中所设计的刚开始志趣相投,最后都离异分开的男女主一样,他们关系的发展始于电梯里那一首史密斯乐队的《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但除此仅有的一点相同喜好之外,在影片中所呈现出的二人在爱情观、行为模式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汤姆在这段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在第28天的酒吧聚会上,在路边出租车旁朋友醉后的一语道破中开始了他那不算成功的“表露心迹”,从二人对话中能看出主动权是一直在莎莫手中的,汤姆并没有回答莎莫的问题,只是被动的顺着莎莫的话往下回答,最后二人的关系停留在不明不白的“朋友的喜欢”上,而之后镜头接到的下一段是第31天二人在打印室的“初次接触”段落上,这次主动的人还是莎莫,而从汤姆的视角来看似乎是这段关系正式开始的信号。 在这段关系中二人分摊主动与被动的位置,这在一段爱情关系中十分普遍,只是不普遍的地方是二人的成长环境的影响,电影在两人关系明亮之前有交代过双方的成长环境。 在影片开始的第一次分屏段落,旁白就有说过莎莫成长于一个父母婚姻失败的环境之中,这也造就了她缺乏安全感、不相信真爱的情感态度,反之说她的需求不是不需要真爱而是需要一个能补全离异家庭所缺失安全感的可以依靠的人。 反观汤姆是成长于一个完整的家庭环境,所以他的爱情观念则更偏于“相信真爱”的范畴,他的爱情观点也更为理想化,而他在感情上所表现出来的被动与怯懦也让莎莫在他身上没有看到吸引自己的特质,或者说远远没有到发展更长久关系的特征,而需求上的不对等也注定了这段关系的结果。另外在汤姆和莎莫对于《毕业生》的理解上也能看出二人并非如汤姆所幻想的那般天造地设。 汤姆对《毕业生》的误读在他还是少年时开始旁白就已有交代,后来在第450天中汤姆回忆和莎莫一起看《毕业生》的夜晚,他痴痴的看着莎莫,始终无法理解她在电影最后结尾时的泪流满面。 成长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全然相反的爱情观,第290天的到来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在这段关系中有对错之分吗?或许可以想象一下,如若影片是从莎莫的视角出发,可能这部电影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只是出发点不同视角也不一样。 汤姆与莎莫在第290天分手之后有过两次相遇,第一次是第402天在去同事米莉婚礼的火车上,莎莫仍是主动去接触的那个人。 没有刻意任何情绪波动,只是又遇到,暖黄的光线下,汤姆和莎莫又好像当初那般相谈甚欢。这次相遇参照的是编剧与其前女友的再相遇的过程,就是那位开篇字幕提到过的那位珍妮贝克曼,也是莎莫这个角色的原型,编剧之后对这段相遇的描述是如电影中的“老友重逢”。 电影中第二次是结尾第488天的公园再遇,他们的对白很有意思,都是感叹当初在一起时对方所坚信的观点是对的,他们现在好像互相变成对方当初的样子,莎莫遇到了那个主动走过来的男人,所有相信真爱;而汤姆在失去他曾经认为是自己命定之人的莎莫之后变得像当初莎莫那样觉得所谓情爱不过是谎言。 第488天,公园再遇,汤姆的释然和对莎莫的祝福。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地下丝绒的那首名曲《I'll Be Your Mirror》,两人最后都像卢里德唱的那样互相变成了对方所参照的镜子。 影片安排这场对话在第500天之前,用意已然明显,铺垫结局和结束这恋夏500日。 叙事上片中其实除了汤姆和莎莫的感情线,还有一条汤姆的职业线,由开始遇到莎莫的摇摆不定到最后爱情随与莎莫幻想的破灭重新开始规划未来,而他在电影结尾遇到秋天的第1天也是他职业规划中的其中一个面试,他也由当初遇到莎莫的被动转为主动。 最后旁白道,【巧合决定一切,汤姆最终知道了,世界上没有奇迹,也没有命运,没有什么是注定的】 分屏叙事 影片多使用分屏的画面表现方式来叙述情节,增加画面信息量的同时,再通过布景构图等画面造型手段来营造对比与差异。 在开头倒回第1天初遇莎莫段落旁白交代男女主的成长环境就是用双画面分屏来表现,而相似的处理手法在片中比比皆是,几乎贯穿始终。出色的运用分屏手段也让影片呈现出独特的影像风格。 多使用在关键时刻。第259天的酒吧冲突事件后,莎莫的“我们只是朋友”也是第一次揭示两人对关系的不同需求与认知从而产生矛盾。使用冷暖色对比画面分屏来展示二人情绪状态,最后莎莫主动和解汤姆依然是被动的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