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把《帝女花》看了一遍,比起几年前又有点了不同的感受。 首先,周世显爱的并不是长平这个人,他爱的是作为公主的长平。其次,长平是崇祯帝之女、明朝公主,戏曲的开头就唱道,崇祯有事必与帝女谋,长平的人设就是在崇祯殉国之后,作为明朝这个政治象征的延续。最后,周世显是无法独立殉国的,他作为明朝的驸马,只有和长平一起以身殉国,其死亡才具有政治意义。 长平本身只是一个政治人物,公主这个身份给予长平的,不光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帝国的象征,当明朝国灭,她非死不可。但同时,她只有死在朝堂上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想到剧中尼姑替死的桥段,也是说明长平不是不可以死,但这个政治象征不能死得没有动静、毫无价值。 《帝女花》其实并不是个爱情故事,而是个披着爱情外衣的政治故事,其故事核心是一个运行体系需要所有参与者各行其职。南宋灭亡时,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赵昺在崖山投海自尽。从我们今日的观念来看,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懂什么呢?但是他姓赵,所以他必须死,否则以陆秀夫为代表的一众南宋忠臣形象便无所依托。 帝女就帝女吧,还帝女花,因为帝国的覆亡,将长平从一个公主上升成为一个吉祥物,于是叫帝女花。之前自己也很嗑周驸马和长平公主这对充满家国情怀的神仙眷侣,现在再次听戏总觉得不太对劲,毕竟从人的价值来看这个故事,显然是充满无奈和不可爱的。 这样一想,这部剧能在香港爆红几十年,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其政治意义吧。在英国政府执政期间华人只能作为港岛的边缘人物,而边缘人又不能任由儒家文明沦落,于是在孤岛上写出了这么一出政治爱情悲剧。他们不具备真正去斗争的实力,无法动刀动枪,所以表达自己政治立场的方式也不是正面抗争。就像剧中周驸马和长平最激烈的抗争就是上表,通过谈判后用一些传统礼仪的抗衡,来完成长平曾作为政治逃兵的最后使命。 黄霑说自己写一辈子歌词都没有写出比唐涤生那句“落花满天蔽月光”更好的,现在我却更爱那句“飘渺间往事如梦难认,百劫重逢缘何埋旧姓”。人生渺茫,多少身不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