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第二卷 第四章)(4)
时间:2023-04-3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蕙玲 点击:
次
他景仰、崇敬;他也迷惆、惶惑。
一个出身富商家庭,受过剑桥大学的正统教育,崇拜孔子、卢梭,喜爱雪莱、济慈,结识曼殊斐尔、罗素,交往梁启超、林长民,满脑子自由、爱、美的青年诗人,又怎么能真正理解和接受剧团经过生死搏斗,从血泊中站起来的俄罗斯人民和苏维埃共和国呢?
就让他带着他的景仰、崇敬,带着他的迷惘、惶惑去游览古老而年轻、贫困而强大的莫斯科城吧。
他在冰雪里足足排了半个钟点的队,去瞻仰列宁遗体。
他走上被各种鞋子磨亮了的石阶,拉响托尔斯泰故居的门铃。
房子的主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女儿达吉娅娜。她六十岁,高高的颧骨使人联想起她的那位伟大的父亲。她欢迎志摩的拜访,领着他到几个房间里去看看。在最大的一间里,坐着许多青年男女,是她的学生,她教他们画画。
在托尔斯泰的书房里,志摩站立良久。他看着那张古旧的大书桌,看着那些厚重的直垂及地的大窗帘,看着那架古老的大钟,他想象着一只骨节棱棱的大手抓着笔在疾写,写出了苦难深重的俄罗斯的悲壮史诗……
达吉娅娜告诉志摩,下星期,她就要去法国讲学,出境护照已经领到了。她又讲起她父母亲的晚年,老夫妇怎样不停地吵嘴。一只雪白的小猫在一张长桌子上跳着玩。_
志摩告辞了。她一直送到外面。在过道上,他遇见刚回家门的她的女儿;十八九岁,漂亮、活泼,面容上已经没有一点点列夫的影子了。
姑娘朝志摩笑了笑,就进去了。
在门口握别,达吉妞娜用流利的英语对志摩说,感谢他来,因为现在已经不大有人来看这座老房子了。
志摩没说什么,只是用力地紧握她的手。
走了一段路,他又回过头去看看那座灰色的老房子。他在心底里向《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告别。
他又转换了几辆车,赶到MonesiereVinozositch,将一束鲜花放在瓷青色的契诃夫墓碑上。
他想起伦敦那个下雨天,在曼殊斐尔那间温馨、彩色的卧室里谈论契柯夫的情景。如今被谈论的人沉默了,曼殊斐尔也睡在大理石板下面,听凭别人谈论她了……
他又绕到后园,在一块扁平的白石前默哀几分钟。——克鲁泡特金长眠在这里。
(十九)
志摩一到柏林旅馆,放下行囊,就和幼仪通电话。
幼仪的声音有点异样。志摩问起一直跟幼仪在德国生活的小儿子彼得,她半晌没有答话,最后说:“你等着,我马上来。”
半小时后,幼仪来到志摩的房间。她穿着一身黑衣服。两年多不见,从装束到谈吐都带着浓浓的德国味了。
志摩问这问那,她都是简短地回答,似乎漠然无动,又像心不在焉,只是用呆滞的目光看着一只圆球形的台灯。
志摩打开皮箱,拿出四把檀香扇。“这是杭州买的,知道你喜欢,欧洲买不到,多带了几把,你留着慢慢用吧,送人也是很好的礼品。”
幼仪接过扇子放在一边,没有道谢,也没有作声。
志摩用惊疑的眼光打量幼仪。他以为那是她的矜持,感到离了婚的男女,的确不妨保持一点距离。
“这是给小彼得的。”他又从皮箱里拿出一套绿绸衣裤和两只瓷器哈巴狗,“你怎么不带他一起来,也让我看看我的小儿子呀!”
“你已经看不到他了。”幼仪的眼神没有离开台灯。
“什么意思?”志摩紧张了。
“一星期前……”泪珠大颗大颗落下,声音哽咽了。
志摩摔掉手中的东西,急步走到坐在长沙发上的幼仪面前,双手抓住她的双肩。“一星期前怎么啦,快说,你快说呀!”
“志摩,饶恕我……我没有带好他,他去了,永远地去了……我们的小彼得……”她一面说一面用力地绞着手指,似乎要绞断它们,才可以减少一点心头的痛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