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饮食男女》,尽管我目前还没有从个人喜好上给予过高的评价,但我相信这部影片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可能会是系列三部影片中最长寿的一部。李安在执导这部影片时的聪明之处在于,虽然本片的内容和信息甚至可以说比《喜宴》还要多而厚重(包含了三个女儿和一个父亲各自的爱情故事,各有各的标签,此外还有家庭成员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但他很好地结合了饮食文化,作为了传达隐喻的窗口,从而逻辑上的问题会比《喜宴》缓和很多(虽然我还是感觉不看影评或解析也很难吃透),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影片的内涵和在文化研究方面的价值。 全片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瓦解,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戏剧反差与张力,原本老老实实的大女儿和天真纯粹的小女儿在面对爱情的火花时都急速地嬗变,前者是因为饱受压抑、物极必反,后者则是因为年轻而无所顾忌地追求真情实感,就连父亲也在影片的最后宣布了自己的忘年恋,由于此前给的暗示比较隐晦,效果十分劲爆,最终反倒是看似最离经叛道的二女儿成了为家庭坚守到最后的人。 作为家庭三部曲的终章,李安在《饮食男女》中完成了一种家庭片的登峰造极。而我对于此片的观感,大概无法排除当时看的时候还是没有充分理解,看了一些影评和分析之后也逐渐意识到这部片子的考究,因此在未来评价有可能会上调。 作为一个至今为止看了李安7部电影的观影者,如果我斗胆从李安的电影创作史角度来分析,会把“家庭三部曲”看作是李安早期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从客观事实上来说,这个系列成为了他进军好莱坞、跻身国际华语大导行列的基石;个人观感上,如前所述,三部影片比较参差,《推手》令我惊艳叹服,《喜宴》略微让我失望,《饮食男女》在今后还有重估的潜力。总体而言,我认为“家庭三部曲”是一个非常具有超越性的系列。难以相信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电影,就像陶喆的蓝专在那个年代一样不可思议,三部影片所涉及到的元素,尤其是《喜宴》和《饮食男女》,放到今天的中国社会也仍不过时,甚至正值热议,以至有些敏感。 该系列所探讨的核心话题,即传统家庭的动摇与解体,乃至是整个父权制度的衰落,在当下尤其具有思考的意义。今时今日,写下这段文字的同时,我真切而严肃地感到很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家庭和婚姻制度会迎来巨大的挑战。毕竟家庭并非创世即存,它也是由人类所建构的概念与制度。当今在关于性的问题与探讨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在生理科技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的情况下,在人的自由、异化与疏离的浪潮下,谁能保证家庭不会像曾经作为中国社会固若金汤的底层结构的宗族一样走向沦落呢?家庭尚且自身难保,家庭制度下涉及到的具体方式,比如人们如何结合、是否生育、如何生育,在何种分工下经营共同的生活等等,就更是几乎“扑朔迷离”了。而作为个体,我可能可以通过满楼的凉风预知,却终究无力改变,那意欲降临的山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