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这么多年》不应该是给我看的。我,两天前刚过34岁,票房分析显示34岁以上的观影者只占了总数的不到十分之一。如果再加上男性、已婚、有娃……即使是深夜,独自走进观影厅时都尴尬到哆嗦。
我不闲,房贷、孩子、家、997的工作,在一班班的地铁来去中混过一天又一天。仅仅手机来回弹出的未读信息都让我精神崩溃。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我想看看曾经在小说里见过的陈见夏和李燃;以及,想在夜深人静时把自己已经折旧的缱绻的心拿出来见见阳光。也许这也有罪——这篇文字我都不敢发到朋友圈。呵,要知道,其实我比小说里设定的陈见夏还小两岁——我应该心安理得的——毕竟我看得还是我们这代人的故事。 一周了,我都不知道我在难受些什么。有人说,这是给有故事的人看的电影,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有故事。即使有,也已经血肉模糊到不可能让我把她们带入进陈见夏。浓浓的情绪重重地砸向空虚从而顿生缥缈无力。所以,我一直在想,到底有什么值得感同身受,有什么值得触景生情,有什么值得顾影自怜? 小说里有一句话,十八岁想向三十岁预支一点智慧;而三十岁的自己向十八岁的自己要不回一点莽撞。十八岁,曾用仰视的姿态面对未来,跟陈见夏一样,以为未来必潮平两岸阔,于是目下无尘;如今却连平视过去的自己都愧疚——终究我没有越飞越高,越变越好,我没有辜负过陈见夏,我只是没有像陈见夏一样变成更好的自己罢了。智慧和莽撞,如今都没了踪影。 于是当陈见夏说围巾和翅膀,你和未来我都想要的时候。我特别堵,一周后我才明白,那不是感动于久别重逢,破镜重圆。甚至不是羡慕对的人终究出现在未来里。而是我没有资格把这么美好的故事往自己身上套;是我即使站在这个故事里也看不清陈见夏的脸;是我即使真的有想要重逢的陈见夏,我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资格站在她面前。 尤其是配乐里还唱着:原谅我只是不争气,走了这么多年,还是回到了原地。是啊,走了这么多年,如果还能回到原地多好,让我心安理得的面对十几年前心高气傲的自己和我的陈见夏。 而如今,一切都这么不值得被歌颂——无论是自己还是自己的日子。 我懂的,飞得多高才算高,走得多远才算远。我应该承认自己是只燕雀,应该事不关己的看鸿鹄们越飞越高。可为什么还是会心不甘、意难平。所以我知道,我真正难过的是跟陈见夏比,我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也懂,电影终究只是电影,小说终究只是小说。可哪怕是故事里的陈见夏,浴火而出的陈见夏重新见到李燃的时候都在不断强调我们都是公务舱的乘客,我有体面到不像话的工作和生活圈,我配得上站在你面前。 我还懂,最好的越飞越高的机会再也不会重来,只能在年华老去之前,尽可能偷偷回望,尽可能的借陈见夏这样的故事,让青春的灰烬在心里闪烁更久的余温。 我更懂,明天一早打开门,我就要面对最真实的生活,忘记我不想忘记的久违的陈见夏带给我的悔不当初、局促不安、思绪绵长…… 这么多年,我在遗憾什么,我不遗憾陈见夏,我遗憾这么多年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