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护3》因此成为一部优秀的群像电影。它敏感地捕捉每个角色的古怪以及背后的伤口,同时展示这些孤独的灵魂是怎样建立联结、碰撞共振。也因此,如果抛开标准好莱坞式的特效、怪兽和打戏不看(对于银护系列来说,我觉得这些都不那么重要),《银护3》的气质其实更让我想到《宇宙探索编辑部》的荒诞幽默、《猜火车》的叛逆混乱,甚至是《老友记》的温暖治愈(尤其是星云的嗓音时常让我想到Monica)以及《安妮·霍尔》的孤独自怜(“我绝不加入像我这样的会员组成的俱乐部”)。 就在这样兵荒马乱的世界上,我们驰行。有时踽踽,有时并肩。 后人类世里的后人类主义很多人会觉得《银护3》是一部动物保护主义电影,考虑到影片中展示了对于数不胜数的动物的关爱。最后那艘犹如诺亚方舟的飞船上,除了接纳了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们,还无差别地接纳了浣熊、企鹅、袋鼠、猴子,甚至是相貌丑陋的怪兽…… 然而,我认为比起动物保护主义,更贴切的词汇可能是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考虑到《银护3》里不仅描绘了哺乳动物,还有树,还有带着机械臂的人造生物。总之,人类以外其他形式的生命体丰富了《银护3》的物种多样性。 《银护3》的大反派是一个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以创建一个乌托邦为目标,他相信唯有人类,也即他自己,可以主导物种进化与存亡。而人类以外的物种,即使是拥有人类外表的人造人,都是无法拥有自主权的客体。他可以轻易制造一整个星球的大屠杀,只因为那些物种不符合他的预期。并且如他暗示,这样的种族毁灭他进行了不止一次。 处在对立面的,毫无疑问是银河护卫队,正如毁灭的对立面是拯救。影片最后,银河护卫队营救了飞船上的所有的生物,虽然他们最初的目的只是“接收高等物种”。螳螂女在营救了小女孩后被阴影里相貌丑陋的小怪物吓到,但她立刻整理了表情,将它指引上船。这再次声明,人类的审美和价值序列并非唯一标准。 比起其他超级英雄团队,银河护卫队做出这样的决定最为自然,因为这个小团队本身就代表着多样性。其成员包括人类、外星人、昆虫、动物和植物……在火箭抱起那一窝小浣熊前,或许人类女孩还是他们唯一的营救对象。当火箭接受了浣熊的自我认知,他面前的小动物们与他之间就不再存在等级差异而因此难以割舍。 另一个折射出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瞬间,是火箭以“火箭浣熊”自称的那一刻。这不仅代表着他与那段痛苦过去的和解,或许也代表着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等级制度的消融:浣熊并非劣于人类,也不再需要因为这样的身份认同而感到羞耻。 在21世纪初,关乎后人类主义的讨论逐渐浮现。一系列学者指出,正义,不仅与人类关系领域内的内容相关,而且涉及物质、生态、地理、地质、地缘政治和地缘哲学等方面。正义,是一项超越人类的努力。后人类主义者的目的,不是彻底取消关于人类的研究,而是减少对人类的单一关注,并认识到非人类因素已经存在。 在我们当下生存的环境中,后人类主义的思想变得愈加重要。正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岑于2002年提出,地球早已告别1.17万年前开始的地质年代“全新世”(Holocene),而进入“人类世”(Anthropocene)。他在《自然》杂志中写道:“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已经加剧。由于这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全球气候可能会在未来的许多千年中显着偏离自然行为。”简单地说,人类对于地球的环境产生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自然变化的影响,这足以标志着一个新世代的开启。 人类世这一概念的提出,推动了人们重新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的自我认知。对应人类世,出现了“非人类世”、“后人类世”的概念。学者Claire Colebrook就建议大家“想象一个非人类世(甚至后人类世)的人类”。换句话说,人类应当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可持续发展,而不用再如过往那样造成污染、资源枯竭和大规模灭绝。这是朝着反人类世的方向迈进,或者是在平等和更新的承诺上建立的世界。 关于后人类主义、后人类世的讨论,也从地理、地质和环境领域进入了文学与电影领域。《银护3》就可以被认为是一部后人类主义的文本。如上文中所述,电影中,银河护卫队成员们所搭建的社会结构,就是试图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消解物种间差异和等级制度、容纳更多物种为集体的决策者。讽刺而有趣的是,那个大反派苦心孤诣地建立而不得的“乌托邦”,主角团却好像已在无心之中抵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