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智慧22谦退无私才能成大事(2)

时间:2023-05-1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张瑞 点击:


    庄子以一种豁达而自然的态度对待生死,他说:“明乎坦途,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庄子·秋水篇》)

    老子在此并没有发明任何新理论,他只是指出了自然物理世界的自生现象与生物界他生现象的存在事实,长期以来,这个事实虽然如此鲜明地存在着却往往被企图侥幸的人类故意回避了。但老子虽然强调他生的崇高却并不因此而否定自生的合理,事实上,无论老子的思想境界如何高远超前,都从来没有离开现实生活。所以,老子在此并没有对他生进行详细地论证,而是着重于阐述自生生命的正确展开,他主张自生生命应该效法他生的方式,以期获得比较长久的存在。

    从自然界的物理到生物界的情理、生理和道理,老子首次提出了人类在生命行为学方面的高明见解,揭示出了以退让和无私的消极生存方式来达成生命长久存在的成功之深刻道理。这个理论后来被继承者们演化为“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哲学,对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佛经讲“一念之觉醒”,使人认识自我。这个觉醒的自我就是私心。人一旦有私心,就会为自己找定位,争权利。

    古希腊智者米松走在路上,常会对着大石头下拜。人们感到怪异,问他为什么。米松说:“难道你们没发现它比国王要活得长久吗?”石头无知无欲无求无私心,所以无烦恼。

    人们天天从石头边走过,石头也不收费,确实无私;太阳每天照耀我们,也从不收费,确实无私;大地每天被我们踩,也从不叫苦,确实无私;天地都是无私的,所以长久。

    老子说“以无私成其私”,就是要我们把自身交出去,给家庭,给朋友,给团队,给国家民族,给全人类,变小我为大我,这样才会成就真正的自我。

    老子说“以无私成共私”,就是我们把自己交出去,给别人,给世界,这样才能从小我变大我,成就自己的私心——使自己成为自己想要的重要人物。

    因为,只有无私的人,在成就了别人的同时,才会成就自己。人活着,是一个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过程。

    《庄子·大宗师》里讲过一个此类意思的童话,鲰处涸辙,奄奄一息,却不甘就死,依偎在一起,用唾沫相互润泽,维系生命,可能是两个,也可能是几个,不会是一个。很有点同生共死的悲壮气概,透露出一种超越个体生命价值的友爱精神,流传于今,为人类所崇尚。这是生命和谐与友爱的图画,是美和爱的颂歌。

    这种美和崇高不是孤立的个体所能创造出来的,是生命相互依赖和碰撞的火花。无论什么生物一旦失群了,便不知所措,大都伸长了脖子茫然四顾,发出凄凉的叫唳,寻找自己的伙伴和群落,那是最动人心魄的。

    植物也是如此,杨柳林、白桦林、松树林都有自己的群落。老家在长白山和兴安岭被称为“树木之王”的珍贵树种——红松,树干笔直如栋梁,树冠亭亭如伞盖,正直、正气如人中君子,大都是一个或几个或十几个山头连成一片,蔚然成林。

    因此,动物和植物亦不如荀子言“人能群,彼不能群”,只是两种“群”。本性不同而已。树木的群,是种群对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选择;动物的群,也同样是追逐原始的生存条件。是本性的追求,一种本能。本能,来源于感觉,于动物则是正常,不是思维后的选择;植物没有感觉,只是适应。总之,没有辨析和选择,无需思想的引导。人则不可以,所谓跟着感觉走,不过是一种游戏而已。

    人不同于其他生命物质的,是他的社会性。哲人说,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进入信息时代,空间距离缩小了,有人说,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妙在这个“村”,同在一个村里,互相间便近得多了,联系和来往也便频繁方便,让人越发感到“人能群”了。

    人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有原始的自然的亲缘关系,还有由政治、经济、宗教、同乡、同学、同志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关系。有些在生活中明显地凸现出来,让人感知;有些并没有特别地表现出来,如果说存在,也是一种隐形的存在。总之,人际关系总是客观地存在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