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部片子,之前并没有任何了解。能够接触到这部片子,只是因为在豆瓣上刷到了豆友的标记。 看到片名,我不自觉地跟前面读的《东京八平米》一书联系起来,因而产生了一点好奇。简单看了片子简介后,下意识便相信这会是我喜欢的片子。因为抛开女性主义这一标签不说,单是17个受访者的口述就已让我让对这部片子产生了足够的兴趣。 这种相信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我对熟人之间语言交流的存疑。在我看来,语言即关系,那么语言本身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是一种不受限于既存关系、真诚的坦然流露?相比这种,我更愿意相信在陌生镜头前面的语言表达,因为它无需考虑关系。尽管有时会存在表演式的夸大嫌疑,但如若能做到前者,我认为它就是一部好的纪录片。 豆瓣私信了“导演”阿桃后很快就得到回复,他很支持在空间做放映。考虑到空间的容纳情况和片子时长,我将放映活动名额限定为8人,推出去后很快就报满了,但全部为女性,后面实到6人。片子时长311分钟,中午12点开始放映,中间休息了两次,活动结束时已近晚上7点半。 结束没多久,阿桃发来信息问感觉咋样,可以感觉出来阿桃是有点紧张的,生怕观影体验不好浪费了大家这么长时间。由于当时正在外吃便饭,就简单回复了一下阿桃,大意是非常肯定这部片子的,觉得很棒,尤其是后面的收尾处理,片子的真实感、代入感都很强,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他人,看到了身边,最终能让自己形成一种反身性的认识。我觉得这就是片子最重要的价值。 是挺希望这部片子能够被更多人看到的,尤其是男性。尽管现在市场上充斥了各类女性主义作品,不管是文字,还是电影,但当以一种完全口述、视频影像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它能触发的共鸣感、反思感可能会更加强烈一些,尤其是片中一以贯之的近景镜头,让人不得不双眼对视口述者,眼神、表情都成为语言之外的重要表达和沟通形式,似乎ta面对的不是导演,不是在向导演倾诉,而就是在向你倾诉、每一个“你”都构成了ta唯一的倾听者。 始终觉得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这种能够进入ta者内心世界的默式倾听、真实理解,我们总是倾向于根据自己或自己所习得的某些认知法则评判他人。这个世界历来这样,看似嘈杂、乱哄哄一片,但实则只存在一种声音,那就是强者的声音。 片子很长,但不会让人觉得沉闷无聊。阿桃将片子分了上、下半场,时长比例大概是2:3,中场的休憩处理方式一度让我以为投影仪出了问题。对片子整体的感受是上半场相对平和一些,而下半场的张力,我认为是要远大于上半场的,因而在内心感受上有了更大的起伏不定。 片子是由17个口述者的讲述构成,所涉话题涉及到了家庭关系、审美、容貌焦虑、女性安全感、性别标签与性别气质、性骚扰、女权主义、同性恋、死亡、个人心态与社会参与等等,可以看出阿桃是想力图呈现出一种整体性的性别境遇。难能的是阿桃可以在这么多主体的叙述之中依然可以剪辑出一部叙事结构清晰的片子,回过头来看,上下两半场的时间切割处理是很值得反复体味的。 片子的基调固然是女性主义,但女性主义本身也是多元的。片中叙述者的生活理念、生活取向、生活策略和价值观,包括对女性主义的认识并不是完全同一的。悲观也罢、乐观也罢,终究都是一种过程,如果不执意把过程当做目的,那它其实就是生活的常态而已。17位口述者中,多数并不是专业的女性主义研究者,但整体呈现出来的感觉是研究者与非研究者的界限有时是非常模糊的,ta们可以从个人的经验出发做出一些所谓理论式的表达,这是片子能够吸引我的一个地方所在。作为没有女性经验的男性,要超越自己的经验、真正做到对女性经验的共情,可能也是不可能的,但保持倾听,能够把人视为“人”、一个主体完整的“人”,无疑是迈出的第一步。 大概因为上半场涉及的话题更偏日常生活遭遇层面,只是在倾听一个个个体讲述ta们的生活遭遇,这没有对我内心产生太大冲击。但到下半场,似乎有了一种撕裂感,也许是跟触及到更加本质化的东西有关,这让片子的叙事结构有了更强的张力感,也将我带入了更深层面的思考。在强力的社会结构面前,我们如何处理,或者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处理自己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成为下半场的一个焦点。有人感到了无力感,逐渐抛弃了那种与生俱来、最后却成为了一道枷锁的使命感,开始变得失语、回避、逃离,不再谈论任何宏大的社会议题,最终回到了身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