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那片海》这个剧名,给我的初印象是:这是一群大院子弟在回忆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吗?还是多年后在遗憾,在惋惜?于是,带着好奇,我走进了这部剧,走进了肖春生。
我想,许多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都寄托在“春生”这个名字上:“春”萌发于“冬”,春生万物,万物复苏,苏醒的不仅是生机,还有被“冬”压抑的人性和“欲望”,本剧其实探讨的是人性和选择。 任何一个高大上的理念或深沉的思考都必须借助实体来展现,就是我们常说的“可以飞翔在高空,也可以落在地上”。所以,男主春生的任务很重,他代表着“理想主义”,又必须闪烁“现实主义”的光芒。本剧中以“月亮”作为他的代表意象:月亮很亮,让人仰望,但是它在自己明亮的同时也在“输出”光明。个人觉得,同样代表光明,月亮比太阳更契合春生,太阳是热烈的、会灼伤靠近它的人,而月亮的光来自于太阳,却莹润柔和。 剧中由青年演员肖战饰演的男主“肖春生”就是这样的“月亮”,怎么样才能演好肖春生呢?肖战在细节上做得特别好。 将细节做到极致↑一、角色鲜活。 肖战对这个角色吃得很透,为肖春生定制了形象、表情、小动作,有些人从说话的方式、嘴形的展现、眼睛的外形变化感觉肖战变了,其实是因为这不是肖战,是肖春生。比如:春生笑起来嘴的表现非常丰富,早期微笑时会嘴角微斜带着点痞气,大笑时牙露得很多,眼睛弯的弧度较大,又很明亮;中期经历了很多,抿嘴笑时会露出两个饭窝,透着谨慎和收敛;后期开启新的赛道,年龄也上来了,笑时眼睛的笑意弱化了,嘴角下垂,眼神疲倦,开始出现沧桑感。所以,在细节的设计上肖战是相当讲究的。 二、以情动人。 肖战演绎的特点是情真意切,当观众共情角色时,才会跳脱于演员本人,沉浸于剧情中,我最欣赏的是他火车站轮椅上的这场戏。这场戏整体的情绪是收敛的、复杂的,有层次的,并不仅仅是“哭戏”这么简单。这是肖春生军旅理想的末路,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惭愧,是人生重大挫折的无助,是见到至亲的委屈。肖战以闪躲的眼神、怎么也憋不住的泪眼、捏紧书包的发白的指节,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道一声“我回来了”这样的表达呈现,是留白,空出的位置由对手演员和观众的眼泪填满。“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留空,更丰满也更精准。 一天一天就这样追完了剧,体验了肖春生的人生,看到了肖战在《梦中的那片海》中演技的进阶,我在满足之余难免有些不舍,果断选择回到第一集,再痛快地完整看一遍。 肖春生,我又来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