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别叫我“赌神”》的片名时,我以为这是一部关于数字化时代赌神新技巧的电影。至少应当是和赌神相关的电影,抑或是戒赌的电影。内心还在想这不是很符合主旋律的电影么。
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了。这电影不能说和赌神毫无关系,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硬要说,电影完全可以改成《爸爸再爱我一次》《我当爸爸的那些日子》《我和儿子在一起的30天》《我凭空冒出的儿子》《被儿子拯救的人生》《我和我的自闭症儿子》《吹牛辉喜当爹二三事》《今天,赌鬼决定回家洗手做汤羹》等等的名字,可能更贴合剧情。 整部电影主打温情以及煽情。从我列出的新名字大约可以推断出电影的主要情节。 烂赌又暴躁的吹牛辉经营着一家理发店。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陷在赌钱-借钱赌钱/还钱又借钱的死循环中。所以这么多年他依然生活的很简单很朴素。但是吹牛辉有三两好友,体育老师方中信,以及已经去世的黄金绿叶廖启智、看起来有点像小岳岳的白只。他们的日常就是插科打诨以及赌博。 平静的生活被突然开门进来的一对母子打破了。原来是吹牛辉的前女友李夕。李夕打算雇佣吹牛辉照顾她的儿子阿阳一个月,酬劳是10万元。 当然,李夕也直截了当地告诉吹牛辉,这就是你的儿子。 于是,吹牛辉屈服于金钱的无边魅力,决定和自己的便宜儿子一起生活一个月。这一个月,他们之间从冷漠以对到逐渐熟悉,从毫无感情到互相舍不得。一月结束,吹牛辉送回儿子时发现了李夕得癌症的真相。两父子在李夕去世后决意完成她未竟的愿望,去一趟沙漠。 最后,电影在一片金黄开阔的沙漠中结束。 老实说,这部电影剧情过于悬浮,如果不是想看完剧情有多么扯白,我可能根本不会坚持到电影结束。整部电影只是强行将煽情点糅合在一起。最后的结果便是哪哪哪都不沾边。白瞎了袁咏仪和方中信的演技了。 首先,吹牛辉的性格很别扭,编剧强行挽尊。他的人设是不负责任的烂赌鬼,面对上门来的儿子一丝情感也没;而且性格暴躁,会将有自闭症的孩子一人丢在家里,也会因为家里一团乱而选择不分青红皂白直接用皮带抽打他。这样的人,你告诉我他会自我反省,会因为孩子要保护他就自我感动么。极端的恶和极端的良善能轻而易举地糅合在一起么。 答案是不能。现实世界中的烂赌鬼比吹牛辉的形象糟糕一万倍,恶劣一万倍,更不会有女人愿意让自己的后代来和他接触。烂赌鬼也不会因为别人帮他还钱或者其他就觉得感动,决定要像个人一样回报他。并不是,烂赌鬼没人性。黄赌毒沾了哪一个都完蛋了,彻底完蛋了。他没有人性,不会感动,亦不会爱人。 其次,其他人没有自己的故事线,简直毫无记忆点。吹牛辉的故事线相对清晰,因为儿子而找回人性,回归好父亲形象。可是其他人,方中信、廖启智、白只等人则像NPC一样全部围绕着主角,主角之外他们的故事是空白的。 本来,方中信和女老师之间可以穿插一段故事。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譬如体育,譬如同情弱小等等爱好走到一起。但很可惜,他们两人除了讨论阿阳之外似乎也没其他可说的了。甚至体育老师和社工这两个身份都是为了服务于父子俩的沙漠计划。妥妥工具人无疑。 以及就不要纠结于,为什么吹牛辉没钱还赌债,却有钱去沙漠旅行。也没看到他的理发店如何经营。这些关于钱财的问题可能从来都不是重点吧。悬浮的剧情完全不能理会这些东西。 当然,剧里还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恶俗桥段。当方中信带着社工老师进来理发店安慰阿阳时,白只饰演的表弟直接对着女老师美丽的背影吸溜了一口舌头,说到,好马,一匹好马。看到这段时真的感觉极度不适。我明白导演是想要侧面论证方老师眼光好,社工老师真的很美丽。但这种表现真的极其不尊重女性,真的太过于男凝。 至于其他槽点,譬如配音过于出戏;譬如发哥扎着头发别着发卡的样子过于姨化,造型不匹配等等甚至都不值得专门大书特书了。 我想导演对喜剧温情电影可能有误会,并不是说无厘头就可以漫无边际地发散。整部电影从赌场开始,到沙漠结束。中间穿插了不及时还钱得罪黑老大,自闭症儿子勇敢护父;重逢故人,回忆年轻时代;逃跑时意外发现儿子的长跑天赋,有意加强锻炼等等情节。但偏偏哪一个都是蜻蜓止水,刚带入一点情绪就被拉回到其他情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