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 this time Maybe some other time” 本·阿弗莱克告别那段哭的稀里哗啦的 是时候该长大 学会放手了 九年也足够美好了
除了开头十分钟,整个片子都不应该存在。因为逻辑太奇怪了,一切都没法深入思考,因为一思考就会发现剧情漏洞百出。 整个片子看似承接ZSJL,实际上《钢铁之躯》中的宇宙引擎根本不会把人吸上来。 作为单人电影,却没有出现一个闪电侠的单人反派。那晚连逆闪电都没出现,哪怕是一个影子呢? 影片的定位受众也很奇怪,超级英雄的购票观众大部分都是青少年。然而影片后半段出现的客串,属于他们的观众早已不再是当年的他们,更何况一两秒的客串又能产生多少票房呢?哪怕让罗伯特·帕丁森的蝙蝠侠和华金·菲尼克斯的小丑出现两秒,也比这些自嗨CG效果要好。 至于为什么前期影评人/大博主好评如潮? 一方面拿钱干活,吃饭嘛,不寒颤。但另一方面也看得出来,影片也确实对之前《钢铁之躯》等作品的差评进行了深入反思。 例如:1.《钢铁之躯》被批评在城市打架,造成的损失太大,因此《闪》选择了在荒无人烟的空地开打。 2.《蝙蝠侠大战超人》被批评第三幕太暗,压根看不清,因此《闪》选择了大白天进行第三幕。 3.《钢铁之躯》被批评氪星人为什么会说英语,为此《钢》还专门创造了一门新的语言。而《闪》选择了直接忽略这步,从小被囚禁在俄罗斯的超女毫不费力地速通了一门新语言。 4.《钢铁之躯》之中佐德被扭了脖子,《闪》之中佐德扭了别人的脖子。 等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操作。 华纳现在知道影评人喜欢什么了,但可惜的是不知道观众喜欢的是什么。 至于结尾出现的那位蝙蝠侠,更是单纯的恶心观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