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如此坚定的反对异地高考、在此阶段?随后我可能会与某官媒合作整理总结我和朋友们参与此话题一路的心理过程和我观点的依据由来。此报道本文是英文,感谢@灰射 即时译稿。
编辑语:滕,阿庆,一个来自北京的女性与她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参加高考的声音。她在自己超过四百万点击量五万多粉丝的微博和教育博客上使用笔名以免除对报复的担忧。“如果(异地高考)政策发生改变使得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北京与本地孩子共同参加高考,将同时对首都和落后地区产生双重的不利影响。我是一个第三代北京人,在北京出生和长大,但我也爱农村。”
“我几年前在怀柔县(首都的郊区)租了一片耕地假期时过来耕作。所以,我说话可以从城市人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农村人角度出发。” 作为北京本地人,我反对这样的政策改变。这座城市已经超载,无法再承受更多的人口。我居住的CBD三环路,在十年多前周边都有耕地。城市不能够被无限地扩展。小店,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机场附近的一个村,二十几年前只有四千人,现在已经将近十一万人。
人口快速的增长同时也令我对公共安全产生担忧。我以前经常忘了锁门就出门也没事,因为我信任我的这些在此居住了很多年的邻居们。但现在,我们这里有大量的租客,我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在他们搬离之前去了解他们。变化来得太快了,令我感到不安,哪怕是在家附近。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北京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教育,但是城市的资源无法承载飞速的人口增量。
我同意,北京有过富裕的教育资源来面对一些七十年代末和八零年代出生的父母的孩子们,学生数量在二十一世纪有过下降,在教室里留下过空座位。很多观点认为这些空出来的作为应该足够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需求。但因生源数量降低,很多学校合并了。我周围曾经有四所小学,但如今只剩两所。初中和高中也经历了同样的合并。北京的教育资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宽裕。他们(尤其有话语权的专家学者)不应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的所见,是这里的教育系统无法承载更多的学生。我也可以从农村人角度出发去看这个问题,由于村子里的年轻人都想搬到北京和县城里去,越来越少的家庭留在农村地区,政府合并了小初中学校,这样便加大了留在村子里的孩子上学的难度。我在怀柔县的邻居去年为了带他们七岁的儿子去十八里以外的学校上学,购买了一辆汽车。
我听过他带着悲腔的不解“为什么大家都走了而不是好好建设自己的家呢?”我无法想象在迁徙地区的情况将会是多么的恶劣。有人在村里开采砂石,采集原材料赚钱,因为很少有人出来反对。如果人们不停地向城市迁徙,那么终将发达地区爆炸,落后地区被人遗忘。
出路不是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考试席位,而是落实发展地方经济与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