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年轻子女们的批评、夸奖在客观上构成了一种权力,左右着长辈对自己育儿能力的再判断。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按照传统的权力分配规则,年纪越大,育儿经验越丰富,实践中也就越权威。但现在,情况被彻底反转,老年人成为落后的、无知的、愚昧的,他们的付出被轻视,他们的观点被边缘化。
一方面是巨大的付出,另一方面则是先前权威的丧失,这个过程必定伴随着让人抓狂的摩擦。例如,年轻妈妈们所发明的“有一种冷叫作奶奶绝对你冷”,看起来是对奶奶育儿的一种调侃,但在实际育儿过程中,因为孩子应该穿2件还是3件,由此引发的家庭战争还少见吗?
付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被认可。不被认可也就算了,可怕的是还没处倾诉。老漂族面临的正是付出之后不被认可,并且无处可以倾诉。这又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我曾鼓励她每晚去小区的广场跳舞,无奈她表示并不能真正找到“合心的人”。语言不通,交流就不够顺畅,很多心理话是需要家乡方言才能表达的,普通话的功能仅限于信息交流,而非情感交流。
从千里之外赶来,这意味着与原先的社交圈隔绝。但社交的作用常常被子女们所忽略。事实上,家庭内部永远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在于这些矛盾如何被消解掉。社交圈、老闺蜜的作用,其实就在于消解家庭争端带来的父母情绪。通过对外吐槽,老年人获得了一种情绪上的平衡。反过来,假如一个人的社交需求长期无法满足,患上精神类疾病的概率就会大增,由此引发的痛苦将加倍涌来。
奉献的成瘾性依赖
不自由、无社交,成了“老漂族”的痛苦来源。然而,都这么痛苦,为什么还会有很多的长辈愿意跨越千里前去给子女照料孙辈呢?
首当其冲的一点是一种根植于熟人社会的“面子”观念。举个例子,子女在大城市买房、安家、生娃,身旁的人都夸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这时候,如果自己没能去参与建设子女分小家庭,没能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被召唤去帮助他们,就会有一种失落感。
异地照料固然可能存在各种不适应,但是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分享其中的乐趣。在长辈的社交圈中,为生育初期的子女提供帮助,既是一种为人父母的义务,也是一种跟随家庭腾飞荣耀。更何况,即使有什么不快,孙辈一声甜甜的叫唤,就像一针麻醉剂,可以将老人们的痛苦暂时冻结。
不过,相比“面子”因素,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一代老人所普遍具有的奉献精神,或者说是他们奉献成瘾特点被最大化利用了。奉献成瘾的本质是独立性的丧失。一个人只能通过对家庭不断奉献,才能获得自我认同,这就是奉献的成瘾性依赖。
举个例子,很多老人在帮子女带完第一个孩子后已经觉得很辛苦,奈何“全面二孩”政策一出台,想着可以多一个后代,又一头扎进育儿的深渊里。这里存在无奈,也存在同情,还存在期待。无奈自不必说,同情主要是对儿女的境遇知根知底,明白一旦自己抽离,受苦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重点可以说说期待。期待常常是子女传递给长辈的,一些夫妻双方都很忙,事业上不断走高,照顾家里的时间也被不断压缩。在这个时候,较高物质回报会变成一种新的动力,让老人觉得这就是好生活的形态。尤其是小夫妻都忙于工作,老人自己育儿的权限大增,对于到底该怎么育儿可以尽可能按照自己的办法来操作。所以他们会觉得相对自由,也更有奔头。
但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底色就是焦虑的颜色。在无比重视教育的大环境下,那些只顾着自己赚钱的父母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父母”。所以最终一定会有一方(往往是妈妈)回归家庭,开始强势介入育儿过程。在这个时候,代际育儿合作中该有的冲突,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值得补充的一点是,80后可能是集体喊出“父母皆祸害”的第一代人。但在婚恋、工作层面不堪被父母控制的这一代人,却很可能在育儿上毫无节制地使用着父母奉献成瘾的特质。因为那些对子女横加控制的父母,反过来也特别乐意为子女付出一切。
不论控制还是付出,实质都是缺乏人生的独立性。这些父母需要将自己的人生意义依附在子女的新家庭上,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脉搏,而一部分曾经敌视父母的80后,他们也并不能选择一条高晓松所说的“一以贯之”的道路。秉持憎恨还是选择索取,最终得看他们的利益和方便,而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男性的习惯性缺位
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于,父母这一代人除非病倒,否则很难开口说“坚决不给你带娃了”!所以,在沟通、安排层面,基本格局对老漂一族很不利,他们生命的余热被子女不断征用:养老钱成了子女新房的首付款,退休后闲适的生活变成每天打仗似的育儿过程,曾经的兴趣爱好被迫收起,取而代之的是朋友圈里每天几段的孙辈小视频。
不客气地说,许多家庭的育儿过程,实际上相当于年轻夫妻对老年父母的压榨。在“压榨”的过程中,自然伴随着各种冲突和反弹。婆媳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是冲突的主要形态。媳妇儿说婆婆如何糟糕,婆婆抱怨媳妇怎么强势。从表面看,家庭矛盾的来源主要出现在这两个人身上,他们的互不相让,各自任性,让作为丈夫/儿子的男性极为难堪。
但事实上,婆媳双方恰恰是整个社会和家庭结构里最弱势的两个角色。男性在婆媳争吵中呈现出的窘迫与无奈,是以自身在育儿中实质性缺位为前提的。
换一种场景描述,假如男性能够承担起一部分育儿责任——其底线标准就是能够独立带一整天的娃,负责娃的吃喝拉撒睡全套流程。那么,男性首先可以弄明白双方争吵的点在哪,其次可以有能力进入争吵的情绪状态,最后还有能力把具体的育儿问题解决了。这样一来,婆媳争端即便不能扼杀在萌芽阶段,起码也不会扩大化。所以,回到开头的羡慕链,爸爸育儿之所以更受褒奖,原因大抵就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