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王 兴: 谈《故乡的十月》写作背景

时间:2020-12-0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 兴 点击:
    《故乡的十月》一文,这是一篇难得的记叙文。文章不足千字。其主题是以十月为主线,反映了在党的十九大春风吹拂之下,故乡的十月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进而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得人心。      该文发表后,深得读者厚爱。尤其是获得中小学老师的赞赏。有些老师进行评点,写出不少赞赏文章。有些人问,《故乡的十月》一文,其写作背景如何?这里就谈谈其写作背景。
    《故乡的十月》写于二十一世纪初,全国掀起建立农业合作社,走社会主义大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道路。从而结束了分田单干的艰难岁月,重新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康庄大道。面对社会主义欣欣向荣新农村,作为一位作家,应该为农村日新月异的新面貌而欢欣鼓舞。想起人们心中的人民公社美好幸福典范代表——南街村,作者心里就产生起一种激情,写了这篇歌颂党的富民政策的作品。这就是《故乡的十月》的背景。
    作者写《故乡的十月》一文时,以心理变化为线索,以家乡人民在不同时期生存状态和生活状况为主线,展开写作,分层描述。“抗战时期,土城的痛,痛在乡亲们心间,也痛在我心里;分田到户单干,一道道伤痕让乡亲们没有了欢笑;进入新时代,农业合作化,走共同富裕道路,使乡亲们绽放出张张笑脸,心头上不再感到痉挛,再不受到悲愁的压力。而当我从土城归来时,看着那铺满绿叶的银色小路,心里显得情意切切。”这种分层次描述,也体现出作者心理变化的起伏,亦可照见时代变迁过程。
    从农村分田单干后,其结果并不是那样的如意。一分而散,使人对集体逝去而寂寞而悲哀。从而弥漫着一种怅然空寂的氛围。然而,也隐含着作者对这一问题探索与追求。于是,在作品中以拟人化的手法委婉曲致地点出了:“这是故乡人民躲过那艰难的岁月后,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
    进入新的世纪,十月,作者回到离别多年的故乡,看到乡亲们重新带土地入社,人人像当年人民公社一样,鼓足干劲,大干社会主义感人场面,心中激动无比。面对进入新时代呈现出的一幅一幅感人画面,表明昔日单干不得人心。这篇散文为何获得读者青睐,除文章写作手法独特、词语优美、内涵丰富外,意味着作者的心理过程和读者们的心理过程有着某种同构关系,也许这是获取读者心的奥妙之一。因为,只有心理的同构,才容易激起情感的共鸣。
    《故乡的十月》在结尾时,正像淡然老师点评说:作者提升了主题思想,描写了“故乡的十月,尽管已从贫困线上摆脱出来,可能,与我心中所想象的十月,相差得还遥远。那种云雀欢歌、机器隆隆、阳光和煦,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壮的十月,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这个结尾有点出人意料,作者往往停留在对现有沸腾丰收景象的赞美上,作者宕开一笔,点出了不足,提出了新的蓝图,让故乡的十月,更加令人憧憬。作品如散文诗,文笔优美清新,如诗如画场景中穿插对过去往事的描述及自己的不同心理变化描述,结构严谨,无谓为之佳作。”
    《故乡的十月》题目是写故乡的十月,但是,主人公通过对十月前后不同描述,反映了主人公对乡亲们重新走上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的思想情感。通过对故乡十月的描述,衬托出主人公对走单干的失落感;进入新时代,再次看到故乡的十月,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气象万千的情景,写下这一烫人的诗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