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你以为就抓住了那个夏天。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抬头看天空,你以为云层的上头有一座很大的城堡。你那个时候的梦想,就是坐着热气球去环游世界。
10岁那一年的夏天,还没有现在的夏天这么热,那个时候的电扇也没有现在的空调这么冷。你坐在门前啃西瓜,跟路过的邻居打招呼。那个时候,你好奇大人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世界。而蚊子是你最讨厌的东西,爸妈说蚊子只喜欢叮小孩子,所以,你想要快快长大。
12岁那一年,你开始在作业本里写梦想,也许是一名科学家,也许是一名律师,总之都是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那个时候你天真地认为,长大以后,这些梦想都能够实现。也是在那一年,电视台反复地播放着《灌篮高手》。你开始跟同学出去打篮球,直到天昏地暗也不愿回家。那个时候,你拥有的全是快乐,一世界的快乐。
17岁那一年,你被接踵而来的考试和作业弄得焦头烂额,每天抱怨该死的学校,抱怨食堂里的伙食那么难吃。那一年,你开始叛逆,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也是在那一年,你在日记本里抄下《倔强》的歌词,开始思考“长大”的含义,开始变得迷茫。可是,这样的迷茫很快又被淹没在了紧张的学习中。
你开始接触到“虚伪”这个词,你突然发现生活中除了正直还有虚伪,你突然发现自己也开始变得有些虚伪,离梦想越来越远。你明白了,这就叫“长大”。
那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
你遇到了喜欢的那个她,上课的时候,坐在角落里偷看她用功读书的样子;下课的时候,坐在座位上幻想将来和她在一起的情形;晚上回家也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想尽办法给她发短信。发给她的短信如果5分钟内没有收到回复,你就会焦躁不安、辗转反侧。
那个时候,你发现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上了那个女生。于是你跟好友在晚自习的间隙,坐在台阶上天南地北地聊,聊到两个人都掉下眼泪来。只有在那个年纪,你们两个会为了友情放弃自己喜欢的那个女生。
也可能是,你喜欢的那个女生正好也喜欢上了你。在青春的这个契机里,你们恰好彼此动了心。你为她辗转反侧,为了给她发一条“生日快乐”的短信,强迫自己熬到深夜12点;她为你心神不安,想着用怎样的开场白来跟你说话。
在操场上第一次牵手,在公园里第一次拥抱,在巷子里第一次亲吻,你都记得很清楚。你发现你依赖上了眼前的这个女孩,你对自己说:
“她就是我的整个青春。”你们彼此许诺:“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我们也要在一起,我们也不会分开。”
那个跟你喜欢上同一个女生的死党,去了距离你很远的一所大学,你们慢慢地疏远了。
那对能够幸运地在青春里遇到彼此并在一起的情侣,那对说着“就算全世界反对也要在一起”的情侣,因为一次小小的争执,分手了。她对他说:“我们都不小了,应该长大了。”他对她说:“你太任性了,太孩子气了。”
20岁那一年,你越发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青春已经逝去了。”
那个听着音乐追赶自由的年纪已经远去了。那一年,你觉得“梦想”这个东西仿佛是永远不能实现了;“青春”这个东西仿佛是永远不会重来了;“长大”这个东西是全世界最无奈、最痛苦的事情了。
那一年,听到五月天的《而我知道》,想起自己17岁的时候,也曾经轰轰烈烈、不计回报地爱过。
那一年,你重新开始看周星驰的那些电影:《大话西游》《喜剧之王》。你终于看懂了里面的含义,你终于明白了至尊宝和紫霞注定有缘无分的原因;你终于明白了“周星驰”对“张柏芝”说出那句“我养你”之后,“张柏芝”痛哭的原因。
还是在那一年,你遇到了另外一个她,你们在一起了,你才明白两个人在一起不一定是因为感情,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彼此孤单。那一年,你终于明白,原来生活比想象艰难得多。
也是在那一年,你终于明白,原来自己的青春就在自己考虑“什么是青春”的日子里逝去了;原来自己会有一天,这么怀念那个被自己狠狠浪费过的夏天。
那一天,你听到了《而我知道》:“……而我知道那真爱不一定能白头到老,而我知道有一天你可能就这么走掉,而我知道我知道这一切我全都知道,我就是受不了……”你这才明白,原来在你心里,这一切你都知道。其实真正爱过的,也就那么几年。
在那一年,你知道了原来自己最怀念的,不是付出了那么多依然没能挽回的爱情,而是那个不顾一切、天真地、用力地去爱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