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文史通义(卷六外篇一)(9)

时间:2021-09-0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章学诚 点击:

  而徒视为甲乙纪数之所需,无惑乎学无专门,书无世守,转不着巫祝符墟、医士秘方,犹有师传不失之道也。郑樵《校雠》之略,力纠《崇文》部次之失,自班固以下,皆有讥焉。然郑氏未明著录源流,当追官《礼》,徒斤斤焉纠其某书当甲而误乙,某书宜丙而讹丁。夫部次错乱,虽由家法失传,然儒、杂二家之易混,职官故事之多歧,其书本在两可之间,初非著录之误。

  如使刘氏别出互见之法,不明于后世,虽使太史复生,扬雄再见,其于部次之法,犹是茫然不可统纪也。郑氏能讥班《志》附类之失当,而不能纠其并省之不当,可谓知一十而不知二五者也。且吾观后人之著录,有别出《小尔雅》以归《论语》者,本《孔丛子》中篇名。《隋。经籍志》别出归《论语》。

  有别出《夏小正》以入时令者。本《大戴礼》篇名。《文献通考》别出归时令,是岂足以知古人别出之法耶?特忘其所本之书,附类而失其依据者尔。

  《嘉瑞记》既入五行,又互见于杂传;《隋书。经籍志》。《西京杂记》既入故事,又互见于地理;《唐书。艺文志》。是岂足以知古人互见之法耶?特忘其已登著录,重复而至于讹错者尔。夫未学支离,至附类失据,重复错讹。可谓极矣。究其所以歧误之由,则理本有以致疑,势有所以必至。徒拘甲乙之成法,而不于古人之所以别出、所以互见者,析其精微,其中茫无定识,弊固至乎此也。然校雠之家,苟未能深于学术源流,使之徒事裁篇而别出,断部而互见,将破碎纷扰,无复规矩章程,斯救弊益以滋弊矣。是以校雠师法,不可不传;而著录专家,不可不立也。

  州县志乘艺文之篇,不可不熟议也。古者行人采书,大史掌典,文章载籍;皆聚于上;故官司所守之外,无坟籍也。后世人自为书,家别其说,纵遇右文之代,购典之期,其能入于秘府,领在史官者,十无七八,其势然也。

  文章散在天下,史官又无专守,则同文之治,惟学校师儒得而讲习,州县志乘得而部次,著为成法,守于方州,所以备輶轩之采风,待秘书之论定;其有奇邪不衷之说,亦得就其闻见,校雠是正。庶几文章典籍,有其统宗,而学术人心,得所规范也。昔蔡邕正定石经,以谓四方之士,至有贿改兰台漆书,以合私家文字者,是当时郡国传习,与中书不合之明征也。文字点画,小学之功,犹有四方传习之异,况纪载传闻,私书别录,学校不传其讲习,志乘不治其部次;则文章散著,疑似两淆,后世问所依据而为之考定耶?郑樵论求书之法,以谓因地而求,因人而求,是则方州部录艺文,固将为因地因人之要删也。前代搜访图书,不悬重赏,则奇书秘策,不能会萃;苟悬重赏,则伪造古逸,妄希诡合。三坟之《易》,古文之《书》,其明征也。向令方州有部次之书,下正家藏之目,上借中秘之征,则天下文字,皆著籍录;虽欲私锢而不得,虽欲伪造而不能,有固然也。夫人口孳生,犹稽版籍;水土所产,犹列职方。况乎典籍文章,为学术源流之所自出,治功事绪之所流传,不于州县志书,为之部次条别,治其要删,其何以使一方文献无所阙失耶?

  和州志政略序例夫州县志乘,比于古者列国史书,尚矣。列国诸侯开国承家,体崇势异,史策编列世家,抗于臣民之上,固其道也。州县长吏,不过古者大夫邑宰之选,地非久居,官不世禄,其有甘棠留荫,循迹可风,编次列传,班于文学政事之间,亦其宜也。往牒所载,今不可知。若梁元帝所为《丹阳尹传》,见《隋志》,凡十卷。孙仲所为《贤牧传》,见《唐志》,十五卷。则专门编录,率由旧章。马、班《循吏》之篇,要为不易者矣。至于州县全志,区分品地,乃用名宦为纲,与乡贤、列女、仙释、流寓诸条,均分门类;是乃摘比之类书,词人之杂纂,虽略仿乐史《太平寰宇记》中所附名目,实兔园招摭词藻之先资。欲拟《春秋》家学,外史掌故,人编列传,事具首尾,苟使官民同录,体例无殊,未免德操诣庞公之家,一室难分宾主者矣。

  窃意蜀郡之慕文翁,南阳之思邵父,取其有以作此一方,为能兴利革弊;其人虽去,遗爱在民,职是故也。正使伯夷之清,柳下之惠,不嫌同科。其或未仕之先,乡评未协;去官之后,晚节不终:苟为一时循良,何害一方善政?夫以治绩为重,其余行业为轻,较之州中人物,要其始末,品其瑕瑜,草木区分,条编类次者,其例本不相侔。于斯分别标题,名为“政略”,不亦宜乎?夫略者,纲纪之鸿裁,编摩之伟号,黄石、淮南之属抗其题,《黄石公三略》、《淮南子要略》。张温、鱼豢之徒分其纪,张温《三吏略》,鱼豢《典略》。盖有取乎谟略之遗,不独郑樵之二十部也。郑樵《通志》二十略。以之次比政事,编著功猷,足以临莅邦人,冠冕列传,揆诸记载,体例允符;非谓如裴之野之删《宋略》,但取节文为义者也。

  和州志列传总论志曰:传志之文,古无定体。《左氏》所引《军志》、《周志》诸文,即传也;盂子所对汤武苑囿之问,皆曰“于传有之”,即志也。六艺为经,则《论语》、《礼记》之文谓之传;卦爻为经,则《彖》、《象》、《文言》谓之传。自《左氏春秋》依经起义,兼史为裁。而司马迁七十列传,略参其例;固以十二本纪,窃比《春秋》者矣。夫其人别为篇,类从相次,按诸《左氏》,稍觉方严,而别识心裁,略规诸子。揆其命名之初,诸传之依《春秋》,不过如诸记之因经礼,因名定体,非有深文。即楚之屈原,将汉之贾生合传;谈天邹衍,缀大儒孟荀之篇;因人征类,品藻无方,咏叹激昂,抑亦吕氏六论之遗也。吕氏十二纪似本纪所宗,八览似八书所宗,六论似列传所宗。班史一卷之中,人分首尾,传名既定,规制纂密。然逸民四皓之属,王贡之附庸也。王吉、韦贤诸人,《儒林》之别族也。附庸如颛臾之寄鲁,署目无闻;别族如田陈之居齐,重开标额;征文则相如侈陈词赋,辨俗则东方不讳谐言。

  盖卓识鸿裁,犹未可量以一辙矣。范氏东汉之作。则题目繁碎,有类米盐,传中所列姓名,篇首必标子注。于是列传之体,如注告身,首征祖系,未缀孙曾,循次编年,惟恐失坠。求如陈寿之述《蜀志》,旁采《季汉辅臣》,沈约之传灵运,通论六朝文史者,不为绳墨拘牵,微存作者之意,跫然如空谷之足音矣。然师般不作,规矩犹存。比缉成编,以待能者;和而不倡,宜若可为;第以著述多门,通材达识,不当坐是为詹詹尔。至于正史之外,杂记之书,若《高祖》、《孝文》,论述策诏,皆称为传。《汉。艺文志》有《高祖传》十三篇,《孝文传》十一篇。则故事之祖也。《穆天子传》、《汉武内传》,小说之属也。刘向《列女传》,嵇康《高士传》,专门之纪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