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法兰西特派》,震撼于这部作者电影对导演韦斯?安德森的风格的淋漓尽致的体现。对称构图、马卡龙配色、众星云集……每一帧每一秒都饱含着导演浓郁的情感。
法兰西特派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十分新颖的地方,是其将杂志可视化的设定。整部电影围绕法兰西特派,The French Dispatch,主编去世,以及这一家报社出版的最后一期杂志来展开。杂志与小说不同,将一本小说搬上荧幕,是已经有剧本基础,甚至场景安排的,因此观众总是可以跟随着导演的叙事走,观影的感受是连续性的。
然而杂志,是碎片化的,每一个专栏都有不同的主题,将它可视化会面临着各个故事毫无关联的地方。这也是这部电影被很多人诟病的原因之一。这部电影的三个故事,分别是关于资本炒作艺术家、青年运动、厨师找回丢失之物(具体内容不展开了),确实各有各的分主题,看似没什么关系。但我个人是不同意这一批判的,我认为有一个宏大的主题将这三颗绚丽相异的珍珠串在一起,这便是导演对逝去的昨日世界的感慨和哀悼。
而纸媒为何吸引人?现当代社会的新闻主要通过网络传播,众所周知,这种传播会导致各种假新闻的出现,以及更可怕的,新闻的自由性以及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冲击了。纸媒时代,如法兰西特派这家报社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记者:有的喜欢骑着自行车穿梭城市,讲述城市的变迁和发展;有的拥有非凡的文字记忆力;有的在努力坚守新闻的中立性(虽然在影片中导演借故事二的女主角之口质疑了这点)……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完全的独创的自由,这是人性的体现。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大部分情况下,催稿和稿费从来都会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驱动力,而不是文章的原创性和真实性。因为科技的出现以及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习惯让纸媒无安身立命之所,所以出现了太多水文假新闻、抄袭文。
现在人们对新闻热点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什么真实的事了,而是热点本身。人们被大量信息轰炸地目不暇接如雷贯耳时,便寻求一丝的精神刺激,当然不过是另一种麻醉罢了。
许多人还认为《法兰西特派》很像当代蹭热点的短视频一样,形式花里胡哨,废话连篇但剧情空白单薄。
我不否认这部电影形式上的浮夸、信息的密集轰炸,以及剧情的平庸,但我认为瑕不掩瑜。因为《法兰西特派》的信息都是为同一个主题服务的,而至于形式,它所呈现的更多是一种风格和手法,而不是它的特性,这是与短视频不同的。比如它全片交叉使用黑白和彩色影像,实际上分别为文本和插画的象征。剧情的简单一直是韦氏电影的特征,看到过豆瓣上的一句评论:“韦斯安德森是一流设计师,二流导演,和三流编剧”,这过于夸张了些,但确实一针见血。
电影中穿插的漫画,看似与主题画风格格不入,实际上体现了纸媒各专栏样式的多元性
《法兰西特派》自然算不上韦氏的一流作品,它华丽、自恋,但剧情单薄。不过作为韦氏美学的强烈爱好者,我依旧能为韦斯安德森强迫症般的艺术形式而惊喜,为他在影片中蕴藏的淡淡忧郁和怀旧而感动。好像他和茨威格真的是心灵相同一样:
“即使在惊恐万状的深渊当中,我也会一而再的抬头,仰望那些旧日的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