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艾伦对选择的恐惧让他放弃了选择的权利,让他跟从记忆的指引,让他交出了选择权,让他跟从了三笠的选择。
再次回到三笠,拯救世界的,不是宿命,是三笠的选择。
三、关于艾伦
艾伦的成长描写是作品中最详尽的,分为了多个阶段。
他的生命大体由以下节点分割:
阿尔敏与他分享梦想
845年破墙
第一次巨人讨伐
地下洞穴
看海
季代弥来访
夕阳告白
前往马莱
萨沙死亡
结局
在这些节点中,每个节点他的世界观都有巨大或些微的变化,其中地下洞穴是一个成长节点,是他唯一一次积极成长、蜕变。
在探讨他的负面时,我不得不提到他拥有一些非常美好的品质,这些美好的品质从作品初期一直到结局都存在在他的身上。
他非常关心他人,不论是亲人还是同伴
他很明事理,事件过后并没有去责怪汉尼斯没有救自己的妈妈,没有乱发过脾气。
他有很强的责任感或担当
他拥有的正义感
……
艾伦和阿尔敏同样,觉得自己是很没用的人。微妙的区别在于,阿尔敏很年幼的时候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对自己没用的认识很明确,他的没用是不想对别人没用,拖累别人。
而艾伦却自幼一直有一种英雄般天命之子一样的幻想,与坏孩子打架,他狐假虎威却不自知。他只是被父亲赋予了使命和巨人之力,却误认为自己是特别的,人类的使命落在自己肩膀上,大家救我而牺牲也是没有办法的。
他认为自己是特别的,还包括他认为自己知道了墙外的世界,而周围的人都是蠢货,是无知的缩在笼子里的家畜。
因此他的没用,虽然也有些微的不想让三笠总是保护自己,怕拖累,但主要是不想对自己没用,他的心理发展过程让他无法接受自己的不特别,无法让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这是他的核心。
实际上阿尔敏早就告诉过他,那些坏孩子跑是因为看见了三笠。
他听不见。
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地下洞穴全部破灭。
他从罗德得知了,之所以能变巨人是吃掉了父亲,并且是父亲夺走了弗丽达的始祖之力,这才是导致人类大面积死亡的元凶。
他意识到自己不是特别的,打从一开始就不是人类的希望,以及父亲的罪孽让他感受到了深深的罪恶感,因此他想到了死亡,但他还是想到至少死了还能对人类有意义,自己的生命还能有价值。
实际上,如果说三笠在第一次失去艾伦时的成长,是一个不够坚实的成长,那么艾伦此刻得到的成长,非常坚实。
他的上述缺点基本没有复现过。
艾伦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他唯一一个无法克服的缺陷是,
艾伦一直在用一个天真或者说美丽的眼光,在看世界。
以及就此衍生的,他不能接受这个世界的残酷,他只能被动的承受。
如刚刚训练毕业他就觉得能剿灭超大巨以及所有的巨人。以及巨木之森一战的选择。
之所以是这样,是源自他的家庭。
他是作品中唯一一个在充满了无条件的爱,被保护的非常幸福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根本没见过世界的残酷,
因此他没有任何的危机感,而其他角色都是在爱的缺失的环境中长大,残酷对于他们已经是习惯。
因此他才用了90话的篇幅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残酷,然而到作品的结局他都无法接受。
认识到残酷是通过地下室,以及与希斯特利亚接触得到的记忆,把他一切的天真都摧毁了。
此后在时间线上,作者用季代弥来访、夕阳、岛上的恶魔、地鸣等几个章节详细描绘了艾伦从美丽到残酷的转变。
由于看到了未来的记忆,他屠杀了人类,以及是他自己改变了戴娜的朝向,他知道这些都是真实的即将发生的。这与他那些美好的品质完全是两个极端的冲突,因此他再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他必须让自己有意义,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原因就在于他的经典名言,我诞生于这个世界。
存在意义的缺失让他迷惘,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去问三笠,“对你来说,我是什么人”,他不是在寻求告白,而是在寻求安慰,他不知道自己做出了这样的恶行,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被三笠所关爱,三笠为什么会对自己这样的人这么好,自己有哪一点值得被爱,他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
三笠说是家人,才让他从深渊中爬出来,找到了意义。
或者说,是终于找到了借口。
对的,我是为了保护家人才这么做的,为了保护故乡,我没有办法。
此后他就不断地重复这一点,无论是在地鸣的广播还是自己内心的彷徨。
然而,这并不是他的真实意图。
他只是不断用“家人”来欺骗自己,他试图用保护家人,我的同伴比世界上所有无关的人都重要,我是不得不如此;如果你们要夺走我的自由,我就会率先夺走你们的自由,这样听起来的绝对正义来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充满正当性。
他不想承认以及面对自己的真实目的,他美好品质的那一面会对他进行谴责,他会崩溃。
他要分裂了。
他在逃避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