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某些细节是好笑的,但观影始终,我都感到一种直觉上的不太愉快,回想起来,大概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总体框架上的不和谐。
电影想通过父亲当年和他的舍友们在运动会上的失败及逆袭的过程类比儿子高考失败的经历,从而阐明一个关于成功与失败的道理,即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不要输给自己。可是,二者之间真的有可比性吗?对成功的评判标准不同,失败的后果也不同,造成成功和失败的背后逻辑依然不同——父亲的失败只是青春期男孩子间的较劲,而孩子的失败与社会资源分配、社会地位与阶级流动,以及社会观念等等宏观层面挂钩,二者实在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相似的,只有抽象出的“成功”和“失败”。因此,我并不认为父亲的故事可以冲淡儿子的伤痛,如此轻飘飘的置换,逻辑上说不通,情感上也无法接受。
此外,片中的人物都是有财富、有地位的人,用他们的故事来说理,想必真正的失败者不会买账吧。
其次,又回到我一直关注的领域,那就是影片中的性别关系。
看了父母在学生时代的爱情故事,我觉得他们的离婚一点也不奇怪。男方着迷于女方,这点毋庸置疑,但他对待她的方式更像是在处理一件物品,打赌的时候可以用和女方的关系来打赌,甚至还能想出让自己的女友给敌对选手打充满性暗示的电话来削弱对方“精力”的损招——如果你爱的是一个“人”,你做不出这样的事,你会考虑她的感受,也会珍惜与她的情感。这是其一。
其二,片中女性的成败取决于她们与男性的关系。当10号楼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团体出现时,没人在意她们的成败,在诸多运动比赛中,只有42公斤举重出现了女性选手,也就是说,从运动的角度来看,她们才是这所学校真正的失败者,不过在考虑失败的定义的时候,她们被“好男不和女斗”的逻辑“宽宏大量”地放逐出去了。而当女性作为某一男性的伴侣被吸纳入男性群体时,男性的成败就成了她的成败,就像片中父亲对母亲说“我们都是失败者”,可影片中没有关于她本人的失败故事,也就是说,她被划出了10号楼的局外人身份,成败系于她男朋友所属的4号楼。这两种情况共同指向了一点,即女性并非主体,她的成功与失败没有探讨价值。
总之,以上两处令人不愉快的地方告诉我们,该影片是从印度中上层阶级(男性)的角度出发的,看看其中零碎的笑点就好,对于它讲的道理,别当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