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e looked at life from both sides now From win and loose and still somehow It's lifes illusions I recall I really don't know life
你是否曾想过,如果你天生口不能言,只能一脸困惑面对旁人提问,生活将会怎样;你是否曾想过,如果你天生双耳失聪,在一个无声世界里徘徊,生活将会怎样;你又是否曾想过,如果你五感健全,但是生活在一个聋哑家庭中,你的生活又将会怎样?
Spoiler Warning
爱唱歌的少女鲁比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以捕鱼为生的聋哑人家庭中。不同于父母与哥哥,鲁比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正常高中女孩,是家庭中唯一有听觉的人。她既喜欢在骑车时带着耳机沉醉音乐,又喜欢在收网抓鱼时一展歌喉。她每天都要帮助家人维持渔业生意,充当手语翻译。由于对音乐的痴迷鲁比加入了高中合唱团,她的唱歌天赋以及本身对歌唱的热爱打动了合唱团长贝尔纳多,他提供给鲁比一个伯克利音乐学院的面试机会,但是家庭的重担时时牵绊着鲁比,鲁比必须在梦想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
《健听女孩》改编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且改编得很成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本片的故事线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梦想与现实博弈的常规套路,但是看似乏味的故事却因为人物的选取塑造、音乐的串联贯通而一点不失活泼生动。首先,影片聚焦于电影和现实中的弱势群体——生理残疾的聋哑家庭,片中含有大量手语场景,鲁比父母和哥哥的人际交流都是通过手语完成。手语作为聋哑人士仅有的沟通手段也在影片中提供了矛盾的产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手语,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不会手语,这样就造成了交流的障碍,也给聋哑人群自动营造出一种孤离感。哥哥也是因为在酒吧里感到孤立无所适从,外加粗鲁酒客的刺激才大打出手。聋哑人也被声音所约束,鲁比父母在听说鲁比要唱歌上大学之后一开始也产生一股莫名的不安全感,因为他们从未接触过任何音乐,缺乏对歌声好坏的概念。但是沟通的障碍依然是他们一家与外界最大的矛盾,鲁比作为唯一的家庭翻译而倍显重要,如果她去了大学,家庭的负担必将大大加剧。一个健全女孩生活在聋哑家庭这样一个非常规的家庭配置使观众更容易从鲁比的视角代入感同深受,被这坎坷的一家吸引到。
影片对于聋哑人最扣人心弦的描写莫过于鲁比一家去看鲁比演唱会的那一部分。舞台上鲁比大放异彩,歌声动人,听者无不叫好,镜头陡然一转给鲁比父母,剩下的便只有无边的沉默,无限的寂静,连一丝呼吸也不可闻。无声与歌声形成的对比是那么的强烈,强到足以让观众完美代入到聋哑人的世界,这片世界没有美妙的音乐,只有静谧到可怕的虚无。听罢,众人纷纷起身喝彩,父母这才后知后觉起身鼓励。
其次,本片并不因为描绘残障人士而刻意卖惨,鲁比一家是世世代代兢兢业业的渔者,尽管有鲁比的翻译帮助,也很难想象他们的生活有多么艰辛,从被吊销执照那一段可以看出没有手语翻译对于一个聋哑捕鱼者家庭的影响有多么大。影片中大多数对于父母的刻画是积极的,甚至有些好笑,用诙谐的调侃来润滑情节。
对于鲁比这样一个青春期少女形象也打磨得很好,虽然从一出生不知道受到过多少次冷嘲热讽,但她还是一心追求音乐,并自愿充当了整个聋哑家庭的保护伞。
影片尽可能以温柔化解冲突,以真挚的家人之爱来融化矛盾。父母对于鲁比的爱远远超过对音乐的不理解不信任,在一次次的交流中矛盾被逐渐冲淡,母亲与鲁比的交心夜谈,父亲轻触着鲁比的喉咙感受她的歌声都是影片中的动人片段。
本片其它角色塑造也值得一提,鲁比的导师贝尔纳多行事乖张而富有原则,颇有艺术家的气息。正是他慧眼识珠发掘出鲁比的唱歌天赋并坚持培养,提供给鲁比宝贵的人生机会,并在最后的考场上中途折返不惜助攻到底,可见其对鲁比的珍视。
鲁比的男友迈尔斯承载了本片中的青春期懵懂的美好,同时也在结尾与鲁比构成一个小对比——他家里人要求他考伯克利学院,对音乐的态度的被动性宣告他最终的失败,而鲁比却因为家庭的支持,自身的热爱被成功录取。
当然,个人观点,本片还是存在一点点节奏上的问题,总感觉哪里少了什么,对于哥哥和闺蜜关系的刻画也有些不足,鲁比男朋友迈尔斯的形象也没有完全立起来,似乎只是作为鲁比青春期添加剂的存在,在结尾部分鲁比从面试唱歌到录取成功缺失了衔接,节奏太快降低了观众对其认可的心理预期。
瑕不掩瑜,CODA(Children of Deaf Adults)还是一部值得静静欣赏的佳片。热爱家庭,坚守梦想,这就是《健听女孩》所传达的最核心的生活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