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单车》(2001),“在现场骑骑自行车,然后就拍完了。”
再到电影《青红》(2005)。
高圆圆直言当时的演戏体验不好,因为他频繁游走在古装片的片场,做着流水线、程式化的表演。
她因此一度想放弃演戏。
没错,成为无数人童年回忆的周芷若,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而去拍《青红》,是因为当时定下的演员王珞丹被卡在了其他戏上,高圆圆出于义气去救场。
这才有了气质非凡的又一个女神形象。
后来,《青红》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并一举夺得了评审团奖。
其他主创因为这荣誉备受鼓舞,只有高圆圆觉得,眼前的热闹与她无关,因为她没有全身心投入。
对于表演,她也用心过。
在拍摄《南京!南京!》时,高圆圆竭尽全力想塑造好归国女教师姜淑云一角,为此,她反复阅读《贝特琳日记》,迫使自己走进人物的内心。
但她悲哀地发现,她做不到。
她承认自己没有表演天分,根本不适合干演员这一行。
过了很久,她觉得自己更喜爱拍杂志图的感觉,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她能看到自己不曾发觉的特质。
在《十三邀》中,高圆圆展示了罕见的真诚。
但必须承认,她在这档节目中着实发挥有限。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十三邀》?
正是因为,许知远与嘉宾或尴尬或深入的聊天内容,可以拓展我们的人生经验,获取某种看待问题、看待生命的珍贵视角。
这样的例子很多。
比如俞飞鸿。
她在《十三邀》里呈现了一个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反对那些用颜值禁锢女性美的声音。
皱纹也有一种魅力
她还发表了对小说、对主流女性叙事的态度。
俞飞鸿的独立意识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
一个细节。
许知远先是盛赞她演过诸如《喜福会》这样的文艺佳作,然后又对她演绎姚澜(《小丈夫》)耿耿于怀,说其调性过于庸俗。
俞飞鸿随即温柔回击。
我首先不觉得它庸俗
我也不想被贴标签,被固定在一个框架里
先不论观点孰对孰错,这种碰撞才能拓宽一档访谈节目论述话题的广度和宽度。
而有的嘉宾,还能提供深度。
比如陈冲。
在这一期,你能看到中国第一代流量小花成为国际女性的轨迹。
《小花》《末代皇帝》《太阳照常升起》
同时,你会惊讶地发现,曾经那个用自己语言系统去提问,所以常常将自己尬在一边的许知远,居然和受访者同频了。
他们呈现了一场“灵魂与灵魂的对话”。
在许知远的发问下,陈冲讲述了自己从中国初到美国的心路历程。
在异国他乡,她通过电影去了解美国的文化,去体会人性与生命力。
派爷尤其喜欢她在偶然间迸发的一个观点——
我喜欢那些没有实用性的激情
什么意思?
陈冲以阿梅莉亚·埃尔哈特举例。
她崇尚这个飞行员个体化的冲动,对天空、对航空的激情与偏好,她赞美个体身上所彰显的无限创造力,而非为了宏大叙事而追名逐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