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下的男主是中心,可是次中心的光源下,有一只红色的鱼。 虽然孤单,但它还是希望。 人物是主角,但很难忽略桌子上难得一见的黄色,难得真性情的善良和放松吧。 (8)密度 公司中的布景,疏密有致。 比如庞大的办公间,紧挨在一起的小小格子间办公位。不断有人离开,补充就好,不多不少。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单位和平台再怎么光鲜亮丽,与个人,我们都只是微不足道,容易被替代的一员。时代淘汰你的时候,也就是说来就来。 所以没必要太迷信太自信,离开这个位置和头衔,平台拿不走的,那才是属于我们有价值的竞争力。 作为普通社畜,我也在努力提升属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比如,看似重要实则毫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压抑,消耗,点“恐怖”的数字每一天,数字有什么可怕对吧? 这张剧照,我太想赶紧下班回家追起来了。 (9)构图 其他已经讨论的美感,就不多说了。 单纯的线条,图形运用,能使本来平淡无奇的场景变得观感舒适,或强烈冲击。 整个公司大环境中,充斥着非常基础常见的图型,线条,大色块,区域。 就像计算机运行里的那种感觉,我第一次摸计算机还要dos界面输入指令,开始画图一般。 整整齐齐,中规中矩的环境,造就没得感情的工具人。 人变成了一个区块,像是大脑里的神经元,完美淹没在环境里,成为一个稳定的图形。 (10)形式 这部剧的一致性,一贯性,就不用多举例了。 我现在的快乐,就是找找,哪里开始不对称了,是不是要搞事情。 (11)景框(12)景深 整个房间墙面的一致,一镜到底,转一圈,头晕目眩,预示着处境也是如此,逃不出的死循环,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压榨性劳动。 导演通过取景框,突出了唯一被锁住的“门”展示给观众,引导着观众去关注出口。 隐蔽神秘的门引起悬念,引出故事,全在门后那个空间里。 门里门外,同一时间同一场景,两个主人公,两条平行故事线,干脆利落不拖沓。 女主一直没放弃,破门而出的挣扎。 想凸显重要性和主观态度,被摄物放C位准没错。 想看重点,导演为了不然观众在对称中麻木,全都放在中心位了。 (13)演员的位置(14)表演位置(15)距离关系 电影的画面也像拍照,会通过各种线条和结构,引导视觉去关注对比最强烈的区域。 哪怕看似公平包容开放的办公氛围,企业文化,左边这位辅导员,类似supervisor角色的人出现的时候,总有微妙的“居高临下”感觉。 比如他站着俯瞰其他人。 拥有一定小权力的高级一些的工具人罢了,一样身不由己。 03 色彩 这也是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的,非常有规律,有风格。 Severance将一个人,分成了只有工作的innie和只有生活的outie。 所以整体色调也是两大风格: 非常明亮,亮度饱和度都提升了,真全神贯注,爱岗敬业的打工人,各种奖励,激励,治疗,甚至PUA的方式,打着鸡血,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哪怕在一片办公白,办公灰中,还要力图给员工创造有益身心健康,保护视力的大片人工绿(就是地面和墙面,没有生命)。 单位中,也符合RGB色彩的小规律。 大量红绿蓝三原色,衍生出的三大色系,又呼应了计算机图像的元素。 蓝色为主,包括环境中大面积的无色彩,黑白灰驼中性色。也是大部分老员工的颜色。 还无法完全适应他们的割裂: 比如一开始一直是蓝绿双色的女主,已经完成分裂,但始终都没停止过思考,怀疑。 绿色代表的生机,活力,希望,可是总是出现在没有活力,没有生命的静态物品上。人造的希望,全是假象。 总有红色的事物点缀。除了活力,丰富多彩的自由外,可能还有反抗,觉醒,变革。 女主的衣服,绝对是心情和态度的晴雨表。 所以呀,女性换风格,一定有原因。 主人公一出单位,就陷入了灰度。 世界是彩色的,比起办公室,色彩丰富了太多,但几乎都是灰暗,莫兰迪色调,或者干脆是无所事事的漫长黑夜,一个人坐在家里发呆。 和一群人出去,聚会也是一群人的孤独。 不只是下班所以天黑,而是生活没有什么希望,很无聊,很疲惫,太过于安静,没有惊喜,也无所谓开不开心,过一天是一天,过日子就好了。 像不像被工作榨干活力,累觉不爱的我们自己? 回到家,也没有精力,体力和心力,话都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干。 将工作和生活切割开,居然会发现,自己其实早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生活,或者那部分生活其实原本也没有什么意义。 毕竟选择了充满争议的severance生活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故事,苦衷。 04 镜头——角度 镜头也许是客观的,可以掌控拍摄角度的人,会透过人与物的视觉,传递态度和氛围。 观察到角度的变化,尤其藏起来的细微变化,感官会完全不一样。 电影有五种基本镜头角度: 鸟瞰: 从被摄物的正上方往下拍,并不用于“居高临下”,其实反而有种无害的平和心态。为观众制造了很难得一见的“上帝视角”。 整个公司,也像极了人类的大脑构造。非常呼应主题,以及severance黑科技对大脑的控制改造,是故事的基础。 俯角: 主宰感没有鸟瞰极端,不太能展现速度感,强调沉缓的感觉。 被摄物的重要性减小,会被环境掩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