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碎语中国当代文学

时间:2022-05-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魏 点击:
  题目灵感取自莫言的访谈录《碎语文学》,书中莫言谈论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和对文学创作规律的认识,一来一回由浅入深,读完受益匪浅,收获新思想,新理念颇多。如今斗胆加上“中国当代”加以限定,略施小才,琐碎谈谈理解。

碎语中国当代文学
 
  近两三年,一批老作家重新活跃,莫言得诺奖封闭多年后终于推出《晚熟的人》,余华近期也出版了新作《文城》。作品不作赏析,只从网民的反应来看,这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作家们,今天人气依旧旺盛。翻阅评论,甚至能感受到这样的思潮:这些新作“让奄奄一息的中国当代文学复活了”。
 
  这便是问题所在。中国的当代文学是否即将走向穷途末路?提起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不爱阅读的人也能对莫言,王小波,余华,刘心武等名字耳熟能详,说到当代文学经典,大多也出自这几位之手。不得不承认,文学的发展需要时代机遇,作家的出名也是如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思潮活跃,文艺创作繁荣,伤痕文学,乡土文学,先锋文学涌现,作家们积极探索开拓,社会也积极回应,一部稍微有点名气的作品都会引发广泛讨论。改革开放四十年后,我们的文学创作似乎陷入了停滞的怪圈:新题材欠缺,创作技法未见革新,出名的新晋作家屈指可数。几十年社会生活的变化本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但有些年轻作家们却又返回去,写农村,写乡土,甚至写革命,写抗战,仿佛农村才有苦难和悲剧的底蕴,才足以撑起文学的深刻。事实却是“有精力而无经验”,精品极少,没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作家,写土地,写农村,大概也难以超越从土地摸爬成长的老一辈作家们。这时抛出问题:我们需要什么主题引领新时代的文学创作?
 
  有人提出新时代的文学锋潮应是科幻。我国的科幻名家依旧寥寥无几,大家几乎只认刘慈欣。不管是乡土农村,还是科幻,这些题材离年轻作家们距离都不近,甚至完全没接触,怎么指望出好作品?
 
  这就涉及到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同化生活的能力。同化生活,就是把听到的,看到的他人的生活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把他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感受,倾注到作品里。作家的创作首先从自己的经历中提取素材,从乡土中提取灵感。然而个人经历毕竟有限,故乡就那么一块土地,终归是局限的。要持续创作,终归得走出去,否则不是从旧作边角抠素材,就是作品雷同,读来味如嚼蜡。所以说文学创作是挖掘故乡,理解故乡,最终超越故乡的过程。最重要也最困难的是超越。以莫言为例,莫言小说中的情节和场景并非都属于高密东北乡,相当一部分是莫老的外乡听闻,只不过“移植”到了这片土地上。莫言的同化能力在作品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红高粱家族》一面世,许多人便认为莫言生自抗战年代,否则战争场面怎会描写得如此真实。事实并非如此。借用莫老的话:没见过打仗,但见过放炮;没杀过人,但见过杀鸡嘛。同化生活是作家源源不断创作佳作的重要能力。
 
  然而,年轻一代作家们总是对他人的生活缺乏兴趣,更别提关注与同化。若想创作真实细腻的佳作,亲身经历体会当然最好,没有的话依靠同化与想象的能力也不算下策,甚至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大部分人一辈子只能体验一种生活,但并不意味着创作只能局限于此。乞丐的生活当然由当过乞丐的人来写最好,但要写乞丐的生活,完全没有必要亲自当一回乞丐。放宽视野,多关注,多感受他人的生活,他乡的生活,他国的生活,让发生在别人,别乡的事情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样,才能不断获得创作灵感和动力,才能让读者与作品共鸣。如今盛行的短视频把他人的生活推至眼前,不失为获取同化素材的理想资源。虽然画面的直白呈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人们思考与共情的欲望。总而言之,同化生活的能力对老一辈作家和年轻作家都十分重要,老一辈可以持续突破,输出佳作,年轻一代可以寻找灵感,开拓创作方向。
 
  新一代作家难以出头的另一原因,是创作的趋同化,真正写出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很少。究其原因,是新一代作家们的出身,生活,教育经历和阅读经验都太过相似。相比之下,老一辈的出身和经历则更加多样,有农民作家,知青作家,右派作家,出身小城镇的作家等等。
 
  新一代还面临一个问题:看着动画片和电视剧,玩着电子游戏长大。越往后越是如此。动画片、电视剧、电子游戏等实质上都是他人想象的产物,于是新一代人把想象建立在他人的想象之上,把别人的想象作为一种起点,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文学创作要求“接地气”,要有感同身受,原创的东西。建立在想象之上的想象,本身已经离现实有相当一段距离,又怎能指望依靠它创作出接近现实的作品?这是现代文化环境变化对文学创作的冲击。年轻的创作者们还是应该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虽说不能从土地长大,但常常接触自然与现实,也不至于离得太远。
 
  给年轻一代人提供想象的产物那群人,目前大部分的想象至少还是建立在真实可感的事物之上的。如此看来,年轻一代人的想象离现实其实还不算太远。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中国当代文学的出路在哪?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创新,需要开拓,需要一个稳定的核心题材引领一个时代的创作。在探索的过程中,同化生活的能力必不可少,想象应离现实更近些。不管是老一辈作家还是年轻一代作家,每个人都尝试点不一样的东西,每部作品都比之前有那么点创新与突破,总和起来,将是巨大的进步!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