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以往的热剧,梦华录最特别的一点在于,从导演、编剧、造型到题材、架构,呈现了一个完全而彻底的女性视角作品。这种女性视角不是来自于某些自视甚高的男性凝视之下的“体谅”,而是渗透在每一个细节里属于女性的独特共鸣。诚然,在当下影视创作戴着撩拷跳舞的大环境下,她不够完美、不够面面俱到,但她带给女性观众的温情与体谅,是每一个认真看完几集的观众都能感同身受的。
《梦华录》剧名引自宋代孟元老先生《东京梦华录》,改名前曾有两版剧名:《东京娘子图鉴》、《汴京梦华图》。据此我们也不难窥见,其主要讲述剧中三位娘子所历经的汴京风华与命运沧桑,这才是这部剧意图所指。赵盼儿、孙三娘、宋引章,三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也是编剧所展现的多元化女性生存之道,她们互不重叠又各自精彩。而在编剧先前的采访中,宋引章作为一个非典型的主要女性角色形象,其实是被赋予了非常新颖的寄托与思想的。她不如赵盼儿清醒骄傲,曾跌落泥潭,甚至重蹈覆辙,她也没有理想的幸运与梦幻的爱情,但却拥有最深刻、透彻的成长。很多人批判梦华录缺少对于苦难女性的怜爱,我却反而在宋引章的身上体会到了编剧难以言说的偏爱。她柔弱而单纯,却在周舍事件后表现得让人意外地云淡风轻,仍然像个未经世事的孩子,跌跌撞撞地寻找着自己的人生方向。没有夸大地渲染,也没有可怕地凝视,引章成长得那么温和,在一次次不经意间的姐妹对话里她被治愈、一步步向内心和解,这是只属于女性导演与编剧的浪漫,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何其可笑。他们似乎非要扒开女孩们的伤疤,将摄像机架在刀口转播,才能显现自己的医术高明。 赵盼儿,一个极具理想色彩的人物,与顾千帆构成了编剧所想要为观众绘写的偶像主义幻梦。如果说编剧通过宋引章的故事讲述了女性在遭遇无可奈何伤痛下依然可以温和成长,那么赵盼儿的经历则是在向观众诉说着,一个理想女性的人生守则。这种理想主义是合理且温柔的,她依旧血肉可感,立体鲜明。无论何其优秀,却总会因为外界而自卑摇摆,因为权势而无可奈何。编剧没有去造神,而是塑人,所以她也有能力框架之外无法左右的情况,也会出现失误、跌倒、甚至当头一棒。每一次被淡化的挫折与打击不是上帝视角打开的金手指,而是女性视角下润物细无声般讲述的“女性自强与自立”。 有人指责汴京花魁张好好的自傲与不懂他人之苦,却没有人会向她投去拘于教坊风月、妩媚生姿的怜爱,有人议论名门之女高慧的莽撞与恋爱脑简单,却没有人勒令她保持低声细语、半扇遮面、步履轻轻……看吧,这就是独属于女性主创的视角与温柔,她们不会聒噪地举着旗帜吆五喝六,而是于无声处浸润角落,静候属于她们的赏味之人。如果全女性主创所奉上的“女性励志”作品也被打上不尊重、不真诚的标签,那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好女性题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