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奥诺拉,她是谁?她与谁告别,又为何告别? 莱奥诺拉是海报上吐着长舌头的女孩吗? 不是的,她不是莱奥诺拉,这部电影里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名叫莱奥诺拉。 “作者骤然离世,遗留下未完之作的遗憾”。这才是片名《莱奥诺拉的告别》之寓意。 莱奥诺拉的告别,更准确的翻译是,莱奥诺拉,再见啦。这是皮兰德娄的一篇小说之标题。 皮兰德娄便是电影一开始的记录影像中,那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皮兰德娄出生于西西里,离世于罗马。他留下遗嘱,要求人们把他的骨灰随意洒落各处,连一点儿灰都不剩。 不过皮兰德娄也考虑到,活着的人们恐怕不愿意做出扬弃死者骨灰的事。于是他补充到,如果人们不愿意扔掉骨灰,就把他的骨灰带回西西里,他出生的村子,随便找个乱石堆安放在里面。 然而结果却是,他的遗愿后世的人们哪一条也没做到。皮兰德娄的骨灰被安置在了罗马的公墓里。 紧接着二战爆发了,活着的人们再也无暇顾及,一位已经死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及他的骨灰到底该放在何处。 电影前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了皮兰德娄的遗愿,还有他的骨灰回归故里的旅程。 至于皮兰德娄的小说《莱奥诺拉的告别》,其情节并未出现在这部电影之中。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年轻军官,他囚禁自己的妻子,妻子为他生下三个女儿,军官依旧囚禁着妻子,连同女儿一起。 在故事的结尾,军官回到家中,听到妻子正躲在窗帘后,为女儿们演唱歌剧,唱的便是电影标题的那句,“莱奥诺拉,再见啦。” 军官来到妻子演唱的房间,这时妻子本应该走出窗帘,演唱歌剧中的莱奥诺拉回应这句告别的唱段。 然而,军官却发现,窗帘后的妻子已经猝死,变成了一具尸体。 军官妻子演唱的这句,莱奥诺拉,再见啦,出自著名意大利歌剧《游吟诗人》。 莱奥诺拉是故事的女主角,一位女伯爵。莱奥诺拉的爱人,一位吉普赛游吟诗人被一位伯爵囚禁在高塔之上,即将执行死刑。 莱奥诺拉悄悄来到高塔下,唱出了咏叹调《爱情乘在玫瑰色翅膀》,借此抒发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与担忧。 这时高塔上传来了游吟诗人向莱奥诺拉告别的歌声《啊,最后时刻已到》。 莱奥诺拉,再见啦!便出于此唱段。 莱奥诺拉听到爱人面对死亡,心中仍然牵挂着她,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拯救游吟诗人。 伯爵囚禁游吟诗人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游吟诗人是一位吉普赛老妇人的儿子,这位老妇人在伯爵还是孩子的时候,偷走了伯爵的弟弟。 老妇人偷孩子,是因为她的母亲被上一代伯爵以莫须有的罪名送上去了火刑架。 火刑过后,人们在吉普赛女人的骨灰旁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孩童尸体。 老伯爵悲痛而死,新伯爵从孩童时便认定偷走孩子的吉普赛人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弟弟。 因此,几十年后伯爵抓住了偷走弟弟的吉普赛妇人要烧死她,就像烧死她母亲一样。伯爵要以此为自己的弟弟报仇。 而游吟诗人营救母亲的时候,被伯爵抓获。伯爵执意要处死游吟诗人,还有另一个原因。 伯爵爱着莱奥诺拉,而莱奥诺拉却爱着游吟诗人。 莱奥诺拉许诺伯爵,用自己的身体交换游吟诗人的性命,伯爵立刻答应了莱奥诺拉的请求。 不过,伯爵没想到,莱奥诺拉既没有背叛她和游吟诗人的爱情,也没有违背和伯爵的承诺。 她的确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了伯爵,但是伯爵得到的是一具莱奥诺拉的尸体。 伯爵得知自己上了当,便背弃了对莱奥诺拉的承诺,处死了游吟诗人。 行刑过后,吉普赛妇人大笑着对伯爵说,她母亲被杀的仇,如今终于是报了。 吉普赛老妇人告诉伯爵,当年火刑现场的孩童尸体,是她慌乱之中错把自己的孩子投入火中。 而伯爵刚刚处死的游吟诗人才是伯爵当年丢失的亲生弟弟。 吉普赛妇人把伯爵的弟弟当亲生儿子一样养大,就是为了这一天。如今,大仇得报,她死而无憾。 因为片名的出处是如此曲折,有些影评不清楚其中渊源,且未曾考证,于是误以为电影的前三分之二是皮兰德娄骨灰回家的故事,后三分之一讲的是莱奥诺拉的告别。 其实,电影里明确指出,后三分之一的短片名为《钉子》。片尾的镜头告诉我们,被杀的女孩名叫贝蒂。 《钉子》这个短片改编自皮兰德娄的同名小说,是皮兰德娄去世前不久开始创作的,可是他突然离世,留下了这篇未完之作。 “作者骤然离世遗留下的未完之作的遗憾”,这便是片名《莱奥诺拉的告别》之寓意。 莱奥诺拉,再见啦!该唱段出自歌剧《游吟诗人》,这部歌剧的编剧卡姆马罗诺,他在创作这部歌剧的剧本,且尚未完成的时候,突然去世。 皮兰德娄的小说《莱奥诺拉的告别》里面,军官的妻子唱出莱奥诺拉,再见啦!随后,她在演唱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猝死。 最关键的是,本片导演保罗·塔维安尼和他的哥哥,维托里奥·塔维安尼。他们二人一起创作皮兰德娄骨灰回家的故事,可惜作品尚未完成,兄长维托里奥·塔维亚尼于2018年便去世了。 如今保罗·塔维安尼将已故兄长本打算用以致敬皮兰德娄的未完之作拍摄成电影,并将它献给自己的哥哥。 这样的一部电影,以“莱奥诺拉,再见啦!这句饱含“作品未完,作者已死”之遗憾的歌词作为片名,再适合不过了。 这便是电影《莱奥诺拉的告别》片名之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