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段话还有几个细节,首先Carl知道Kurt的父亲自杀了,说明Carl对Kurt做了详细的调查。然而Kurt的父亲并不是因为不堪擦地的活才自杀的,Kurt的父亲曾经是教师,虽然是党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反对法西斯的人,拒绝为法西斯工作。在德国战败后,他始终无法抹去曾经法西斯党员的身份,渴望得到理解而不得,最终上吊自杀。还有一个细节是,后来Kurt抛下荣华富贵带着伊丽莎白追寻艺术时,由于收入甚微,Carl真的给他找了一份医院擦地的工作,但是真正受不了擦地这份工作的实际上是Carl。Carl在医院经过时,Kurt看见了正准备站起来给岳父打招呼,但是Carl却假装不认识直接走掉了。如此极具讽刺的对比,法西斯瞧不起因为要擦几层楼就自杀的人,其实不肯低头认同他人,认同其他工作的是法西斯,让法西斯如此厌恶和讨厌的是他们自己。他们的种族认同主义,傲慢的本质上是自卑。 由于无法容忍自己的女儿怀上Kurt的孩子,他用谎言唬住Kurt,并给自己的女儿堕胎。他原本料想着堕胎会使得女儿和Kurt逐渐疏远,然而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而且,Carl不仅为自己的女儿堕胎,还破坏了她的宫颈机能,让她怀孕无法超过三个月。伊丽莎白的一段台词一针见血,“因为他太想让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所以亲手毁掉了自己的血统。” 这也是上文中,我为什么认为Carl不可能是出于医生的职业道德才给难产的俄国军官的女儿救治的,为了所谓“种族主义”,他连自己的女儿都能痛下杀手,这样的人只会觉得医生是一种值得炫耀的职业,而不会认为医生需要怀有崇高的责任和道德。 二战后的德国,法西斯依然存在着,或许在明面上已经被消灭,可是残存的思想和恶魔依然在暗夜中蛰伏。 这一次,母性又一次被法西斯迫害。 泣不成声的伊丽莎白这样告诉Kurt:“我们没法拥有孩子了,Kurt。你的画作将会成为我们的孩子好吗?” 影片中的两位伊丽莎白,小姨极具艺术天赋,开启Kurt的启蒙,而Kurt的妻子虽然没有艺术的天赋,却是一直默默支持他,愿意跟他从东德逃到西德,愿意为了他忤逆父亲,可以说两位女性的光辉一直在影片中闪耀着。 影片中象征着法西斯的Carl第一次被全面击垮是一次意外,Kurt在寻找创作灵感时,机缘巧合下,将两位凶手和两位受害者放在了同一张画布上——Carl布置清除任务的上司,Carl,Kurt,小姨。 此时,各地在搜查法西斯余党,Carl的上司在蛰伏了近二十年后落网,报纸上赫然印着的“变态杀人犯”仿佛是对于法西斯最好的审判,而还在躲藏的Carl看见这幅画后宛如一只老鼠,惊慌失措急忙逃窜。 黑暗中伊丽莎白身着白衣,光从后面透过的那个场景,在许多影视里都能找到类似的镜头,这里的伊丽莎白,不由得让人想到抱着耶稣的圣母玛利亚。这是一次属于母亲的胜利。 04细节和后话 一些细节: Carl是一个很偏执狂的人,他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希望别人抽烟喝酒,而影片后段他开始抽烟反映了他在阴暗中躲避搜查的压力巨大。 -演员塞巴斯蒂安·科赫演技特别好,他在《窃听风暴》中演了一个富有才情的反抗斗士,在《无主之作》中饰演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压迫者Carl。 -那个年代的有一些偏见:年轻的艺术家才能有所成就,主角因此隐瞒年龄,30岁还在读书的Kurt遭到岳父Professor Carl的嘲笑 -解释“无主之作”的几句台词特别精彩: “所以自动拍照机里的证件照也是一个道理?一张没有作者的照片?”“对。” “随意选择的画报照片,自动拍照机拍摄的证件照,家庭相册里的任意生活照,所有的都被模糊地临摹出来,通过这些照片,具有不可名状的真实的力量,预示着库尔特·巴奈特已经成为他们这一代艺术家的佼佼者,绘画艺术并未消亡,但是,就像他这一代的许多人一样,他没什么想要讲述的,他摆脱了所有的传统束缚,让艺术不再是传记式的记录,在艺术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一部无主之作。” -蒙德里安很抢眼 -影片中把现代艺术讲得特别精彩 -教授脱帽的时候,从不示人的伤口展现在镜头前。 -这一幕酷似电影《模仿游戏》里片尾的场景,特别有张力。 -电影里Kurt从报纸上找到的灵感,酷似漫威logo(手动狗头) -这里插的一段歌剧特别精彩:“吾王之力,横扫天下,唤醒众志,蓦然威慑,源于永垂不朽之冰魄。” -这一幕总让人联想到烧图女子 一些有趣小发现: -我发现很多有精神病角色的电影里都有伊丽莎白这个名字的出现,但不一定是患者,像《风雨哈佛路》里的女主,她的母亲是精神病,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女主说她不喜欢别人叫她伊丽莎白,因为那她母亲发疯的时候才会这么叫她。 -很多演员在演“动情”这个表情的时候,有一个演法,就是瞳孔高频率左右移动,这个演法在《海上钢琴师》的男二,本片的小姨,《窃听风暴》的主角上都出现过,这个其实挺有难度的,而且需要控制眼睛移动的幅度,《海上钢琴师》的男二瞳孔移动得过于明显,导致整体甚至看起来有点滑稽,而《窃听风暴》的男主和本片的小姨演得就恰到好处。 -笔者非常建议将三部电影《钢琴家》、《无主之作》、《窃听风暴》按照时间顺序观看,这三部电影从德国二战一直讲到了柏林墙倒塌,这样可以了解到很多有关历史,同时也能有很多体悟。 -法西斯的种族主义让人不免想到另一部电影《千钧一发》里,基因就是每个人的简历的荒诞。 一些后话: -这部电影总体上看,叙述特征是平淡的,娓娓道来的,但是该片却在同类型的电影里一骑绝尘。平淡叙事的电影,我们这里拿两部经典电影来比较,一部是名著改编的《故园风雨后》(2008版),一部是94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驾驶我的车》。这两部电影也都是平淡叙事的类型,但是均被《无主之作》在全方位碾压。 《故园风雨后》致命伤是它让观众昏昏欲睡,然而它的故事情节实际上又特别drama,整个故事展开得宛如复古版《小时代》,男男女女仿佛长了恋爱脑莫名其妙坠入爱河,又在宗教压迫下无病呻吟地撕逼。然而就是这样抓马的故事依然没法摆脱沉闷感和无聊感,与导演朱利安的另一部作品《成为简奥斯汀》一比,不免让人觉得质量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