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月半”,父亲远在贵阳打工,我则因工作原因,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在家,今年的“包”是写不成了,家里也就没有过节的那种热闹,一种莫名其妙的凄凉便涌上心头。 小时候最喜欢的日子就是春节和鬼节,这两个日子,再穷的人家都会想方设法把晚餐弄得丰富,其他的节日可以减办些,原因很简单,春节是一年最后的日子,送岁时讨个吉利,再穷的人家都想把穷日子送出去,不不把宴席办得丰盛些说不过去,“七月半”送鬼,也是纪念先人的节日,对待自己的先人,没有哪一家不尽心的,这一天的伙食也就与众不同。 为什么要过“七月半”?我问过父亲,父亲说得很模糊,只说是中元节,是祖先被发配边疆的时候,有“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之分,“调北征南”的人早到南蛮之地的贵州,先人去世的要早一些,所以过七月十三,“调北填南”的是从明代后调到贵州来开发贵州的先民,属于“擘脚老祖公”,去世的时间要晚一些,所以过“七月十四”.至于为什么要过这个非常庄重的节日,父亲也说不清楚。直到长大了,上网去查,才知道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我的家乡是不是因为这个过月半,没有考察过,不得而知。 但是,过节的隆重和风俗却是不变的,我理解为,这是爱的一种传承。 奶奶在世的时候,对祖宗很虔诚,怎样贫穷,七月接祖回来,都要给祖宗鬼魂吃肉喝酒,准备丰盛的饭菜。每天吃饭前,必定要恭恭敬敬地站在供桌前,擎着点燃的香,虔诚祭拜,有时她会让我跟她一起上香,祭拜。我听见她很虔诚地呼唤着一个个我根本不认识的祖先的名字,叫他们回家来,来享用祭品。她还向有的祖先鬼魂道歉,表达感情,说是常去看他们的住房坟墓的,不过由于贫穷和忙碌,没有经常维修他们的住房坟墓,可能致使他们的坟墓阴宅漏雨漏风,并且给他们许愿说,一定会在什么时候帮他们培土、修缮一下。然后奶奶还会趁机委婉地埋怨他们,已经烧给他们足够的纸钱了,每个节气都祭拜他们,为什么还要来纠缠家里的活人,为什么不保佑家人无病无灾。我在一旁或者后面,听着奶奶跟我根本看不见的鬼魂说话,她含糊阴森的声音,叫我心惊胆战,我以为她看见了一个个作古已久的鬼魂飘飘而来。看着缭绕飘渺的青烟,乌黑低矮、阴暗阴森的农家瓦房,我经常全身毛骨悚然,甚至心惊胆战。 祖先鬼魂,当然不会真的来把祭品吃掉。我观察过无数次,不敢问奶奶。有一次,终于憋不住了,问奶奶,祖先为什么没有把祭品吃掉。奶奶说不清楚。不过,祭祀完之后,她就会很快把水果拿一个给我。奶奶疼我,知道我想什么。那时贫穷得很,乡村里很少能吃到水果,祭祀的水果,一般是很好的红梨,有时还会有苹果和香蕉,乡村里更难见。 接祖前,要焐麦芽,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麦芽长在一个个大碗里,或者小盆子里,长得很高,撑住了碗边,甚至可以提着高高的嫩绿麦芽,把碗也提起来。麦芽放在供桌上,不知道是不是象征子孙兴旺,酝酿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还是因为知道祖宗都是农民,忘记不了庄稼,因此摆几碗旺盛的麦芽在供桌上,让祖先鬼魂看了欢喜。 在我的老家兴仁,鬼节开始其实是从七月初就开始的,这已经是一种习惯,最忙碌的是母亲,进了七月,母亲为了让老祖人不觉得自家寒碜,计划着该背包谷去买的,逢赶场天就把包谷卖了,换了米、肉、豆腐、粉丝、水果、香烛、两沓草纸。 农活再忙的人家,到了初十这日,都会停下所有的活计,女主人早早的起床,热好洗脸水,逐一的把孩子们叫醒,给孩子们洗脸,然后当家的男人才泡眉肿眼的起来,洗了脸,开始做“迎老祖人”这件大事,有的又叫“接祖”,绝对不能说“迎鬼”,这是大忌讳,从谐音上有引鬼进屋的意思,怕有厉鬼进屋,就不好了。 我家也是这样有程序的过七月半的,父亲洗了脸,就把母亲早早洗干净的水果用盘子摆好,放在香炉旁,然后到香火堂上抽出六柱香,点燃,作揖,依次放在该放的位置,撕了一大把钱纸,点燃蜡烛,烧了钱纸,父亲就对着香火三叩九拜,样子非常虔诚,嘴里念念有词,无怪乎就是请老祖人们进屋,安心休息,等待晚辈供奉之类的话。 迎祖的事情做完后,就开始分帮做事了,妹妹们只能帮着母亲洗腊肉,淘米,蒸饭,烧火,折金银纸,太小的妹妹就只能在旁边看。父亲则吩咐我和他开始折钱纸、打钱纸,封包、写包、捆包。打钱纸的时候还特别讲究,用钱斬打钱纸时,只能打三排,每排只能打七个钱眼,说是“七金六银五锡”,给老祖人用的钱,当然是金最好,打钱纸时还不能用铁锤,而是要用木榔头。把钱纸打好了,就开始封包,不能用浆糊之类的东西,必须是用技术,拿封皮纸来折好,把钱纸放在中央,然后封得严严实实。 吃完早饭,准备好纸和笔,一天的忙碌就开始了,父亲一般是写总包,我写分包,因为我对老祖人的称呼不熟悉,又不能写错,否则是对老祖人不敬。写包时还要分花包和白包两种。花包是写给逝去三年以上的先人的,白包是写给三年以内的亡人的。写包时有个原则,从近到远写起,从亲到疏写起,特别不能怠慢了自己的亲人,要写包时,父亲要列出“包单”,然后按照包单的顺序写下去,这样就不会错乱了。原先不知道有很多讲究,和父亲写包单多次了,也就谙熟于心。写包时得从右面往左面写起,各列内容写法: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1封,一驮是2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如果是白包,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胜会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根据情况填写。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首七化财之期”,二七写“二七化财之期”,以此类推,七七写“毕七化财之期”;烧一周年包,空白处写“小祥化财之期”,烧二周年包,空白处写“大祥化财之期”,烧三周年包,空白处写“除服化财之期”.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写,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数的,则在“上奉”之前填写封数。如包是老的写给小的,则应将“上奉”改为“付与”.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写“新”字,如果封皮上无“故”字的,则写“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后是写先人的称呼和姓名,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写法不同。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写明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具体见附表);其次是男人称考,女人称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辈和小辈的则不可称考妣,直接写明关系就行;其三是写姓名和性别,并且姓和名是分开的,如男先人写“某公某某”(前一“某”为姓,“公”为性别,后二“某某”为名),女先人写“某母某氏”(前“某”为夫家之姓,后“某”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们多无学名只有小名,而称小名又不够尊重就根据外家之姓称某氏);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别之后把男先人称老大人把女先人称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写给小的,则不分性别只在姓名之后写“名下”即可。“收用”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这个不用管。第四列:在“孝”字之后写送包人自己与收包人的关系(自称)及姓名,这与第三列一样是比较复杂,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称呼是不同的(具体写法见附表)。第五列:这列的写法比较简单,把具体烧包那天的农历年月日写清楚就行。补充一点,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处写上一较明显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经送包人打上封条,非收包人不得拆开,这个“封”字本来是用印章盖的,但一般人家都没有印章就用毛笔或软笔写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