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孝道永远不过时(2)

时间:2022-07-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刘彦庆 点击:


    这一来,家里为崔琦上学的事发生了争执,父亲认为再过几年儿子即将长成一个壮劳力,为家里分担忧愁了;而母亲却颇有远见,上一辈苦累是命,执意要儿子出外念书。

    当时崔琦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也拿不定主意,可就是母亲的一意坚持,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临行前,崔琦的母亲亲手把连夜用土布缝制的几双鞋袜、几件换洗的内衣放进包袱里,帮儿子背上肩,还安慰他说:别怕,你放心去读书,到夏天收庄稼的时候,你就可以回家来看娘了。谁想自此一去,竟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崔琦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再也没有见过父母。后来他到香港读书、到美国求学、工作,乃至成了一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您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崔琦平静的目光中忽然平添了一抹忧伤,说:如果我不出来,国内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去。年近花甲的崔琦泪眼潸然。杨澜说也不由自主地落了泪。那时,她多么希望当时聘请的两位美国摄影师能推出近景,来一个特写镜头。结果在审片时,让杨澜颇感意外的是,还真的出现了这一组特写镜头。杨澜问两位摄影师:你们听不懂中文,怎么会拍下这一感人的场面呢?摄影师答道:你们不是在谈论妈妈吗?在全世界,妈妈’这两个字相通的。

    的确,亲情的世界是相同的。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人子欲孝敬双亲时,父母皆已亡故。这种不尽人意的遗憾,又岂止发生在科学家崔琦的身上?古今中外,此类欲行孝道而不能的例子又是何其多哇。一句话:尽孝道要趁早啊!

    元代郭居敬辑录的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其中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老莱子戏彩娱双亲,黄庭坚亲涤溺器,等等故事脍炙人口,真切感人,在民间广为流传。远的不说,单说近代领袖群伦示孝。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在早年间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后,便星夜上路,昼夜兼程,回乡扶柩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了《祭母文》朱德在母亲去世后,曾撰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孝道。

    在西方社会,流传这样一个幽默故事,说一座公寓里住了一家法国人、一家犹太人、一家美国人、一家中国人。一天深夜,公寓里发生了火灾。法国人一边往外拖他的妻子,一边打电话告诉情人小心着火;犹太人赶紧往外抱保险箱;美国人不忘拿上车钥匙和信用卡;中国人则是率先背出他的老母亲。这就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孝道!

    人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这是自然法则,无法违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夫子的话似乎又在耳畔回响。

    或许,我们该回头想想小时候父母双亲是怎样疼爱自己的,将心比心,就会明白该怎样对待老人。一个颐养天年的老人想拥有更多的关照、健康和快乐,金钱做不到,唯有什么?孝道。其实对老人的“孝”不光是解决赡养、爱敬、不虐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渴望关爱,将孝心转化为孝行。

    箴言录

    孝道,是传承善行的一种纽带。作为子女,从小要听从父亲的教诲,更不可离弃母亲的德范,长大后更要懂得回报亲人的恩德。在当今社会,孝道不应被淡忘,孝道永远不过时!孝养父母,事奉师长,是一个人成就功业的福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