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成也1988,败也1988,难得的高立意被拍成了披着治愈外衣的爽剧(长文预警)

时间:2022-07-0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格格快驾到 点击:

  我在上一篇剧评里提到,最近的韩剧不过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客观来说,这部作品的水平只能达到7+。

  其实,如果把这部剧的前两集做成电影,再稍加修饰,我倒觉得不失为一部佳作。不过电视剧的分量时长不同,用后面的14集稀释内容,反倒让这部剧的节奏变得拖沓,注水剧情也缺乏紧凑合理的逻辑,整体略显拉胯了。 剧情中最大的败笔在上一篇剧评里也稍有提及。其实从观众的反响中,也能够看出,男主和男二的设置也是一个很大的bug。

  戏剧性,向来是确定人物在一个故事中重要性的核心因素。戏剧性何以体现?看的就是人物所背负的戏剧冲突的丰富性。而戏剧冲突最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人物的心理成长曲线。

  这部剧中,女主的成长自然十分重要,但是,周围人因为她的出现,逐渐消除偏见的过程,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看点和泪点。倘若两条线都兼顾到了,这剧的治愈指数肯定爆棚。

  所以,这部剧的理想配置是,除了自闭症女主之外的另一个主角(无所谓男女),最好是冷血且自恋的天才型律师,或是不学无术的降落伞型人才(总之应该在律所里有相当的话语权),从完全不理解女主,阻碍女主的律师之路,到逐渐认可、钦佩她,消除偏见,不但用自己看似毒舌、但其实中肯的批评挖苦帮助女主逐渐融入真实的社会,也让自己也变得更加包容、更加谦逊。由此,两人的经历形成互文。

  而主角三号,则承担起爹妈系宠溺任务,得益于过去的一些自身经历,可以设身处地理解女主的难处,随时呵护女主强大的内心,推动剧情,也保证人物类型多元化。但是由于这种人物,在电视剧所展示的故事主线上,是不存在成长空间的,除了回忆中可能有一些让ta懊悔的小故事,也就没别的太多亮点了,所以注定不能是核心主角。

  其他配角自然可以分为两类,理解女主的和不理解的,且后者理应多于前者。这样才能照进现实,表达少数群体的不易,制造泪点,感化观众,增进大家对于少数们的理解。

  然而此剧败就败在,不但人物设置完全跑偏(几乎全员大好人),而且主要的冲突都用前30分钟全部讲完了。。。

  原本最具戏剧冲突的设置,也就是对少数群体的偏见,被主要安排在了男二身上,(这就解释了为啥大家反而狂舞女主男二cp,理由就是男二其实承担了此剧的主要戏剧冲突,更有看点,吸引眼球)。

  可要命的是,男二从拒绝到妥协,只听了上司的几句话,前后用了不到2分钟。随后为了导入第一件案例,直接以试用的名义开始实操。普通律师进入律所以后,尚且还要有数月甚至数年的实习和打杂经历,一个沟通存在问题的女主,居然进来就直接上手接案子了?这真的是一个所谓的国内数一数二的律所的运作模式吗?

  正是因为剧情过于悬浮,所以其中的很多真正打动人的细节,比如,女主怎样在成长路上被人无端取笑,怎样经历了无数次的面试失利,怎样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沟通不便造成误解,怎样在最初的几次案件中(因为既无经验又太特别)被委托人嫌弃拒绝,全都被略去不表。偶尔穿插的一丢丢回忆,完全是杯水车薪,整部剧的泪点仍旧大打折扣。

  比如我泪点这么低的人,看到现在只有第一集的旋转门有一丝感动,但都没有掉泪。其实这个旋转门情节,我也觉得编剧把它放错了位置。

  我倒觉得这个情节放在最后一集的结尾不错。在此之前女主始终只会走侧门,甚至可能会因为拒绝走正门而耽误工作(戏剧冲突就又有了)。而当两位主角真正消除了隔阂、真正彼此认可后,也在两个人都变成更好的自己之后,用共同跨过正门这样一个委婉的方式,暗示她们未来也合着彼此的节拍,共同进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不过为什么编剧要把这个放在第一集呢?很明显,他在偷懒。电视剧虽然是艺术品,但也同样是商品。编剧自然希望开局有利,所以把卖相最好的情节赶紧全都祭出来了。(换句话说,他能想出来的高光情节也就那么几个。)

  编剧的偷懒,也可以从男二这个真·男主快速妥协里看出来。男二很快就同意给女主安排案件,可以用他在律所的话语权不高来解释。但是从剧情设置来说,这本身就消解的戏剧冲突,冲淡了剧情的浓度。

  倘若他话语权多一些,就可以让女主经历更多的委屈,也能更好地体验骨感的真实社会。毕竟现实有多残酷,是不是全员皆善人,看剧的社畜们心里明白得很。

  但是,如果剧情要这样编,就需要有更加严密的前后逻辑和人物关系网,难度自然变大。这显然不如十几分钟交代剧情,随后写十几个松散的、彼此没什么关系的、每次一小时都绰绰有余的法律小故事来得轻松。

  因为编剧的偷懒,这本来很好的立意,就被编成了四不像。既没有深刻写实性的感染和教化意义,也所讲的案件也完全达不到真正的政律水准,案情同质化严重,全都以温情为导向。三个案件下来,我都是在案情讲述阶段就已经猜到结局,毫无悬念可言。一方面,观众看到第三集已经略显审美疲劳了,另一方面,还是那句话,顶级律所的律师能力就这?难道还赶不上观众这些外行?

  比如,第三集,男二需要和自闭症被告沟通,竟然主要依靠新手律师的知识。我一个法律小白都知道,律师都分不同领域,而他作为一名相关领域的身经百战的老手律师,既没接触过类似的被告、原告和涉案人员,也并未通过自主学习,对这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做到基本认识和了解,甚至在手下招到这样一个员工之后都不知道搜搜百度百科,居然连名字都说不全(男二第三集里的原话),这样的学习能力,是怎么在顶级律所生存到30多岁没被辞退的?

  最后,为什么要提1988呢?因为1988是申氏爽剧模式的鼻祖,是韩剧量产肤浅的温情的开始。申氏爽剧的一大特点是用“人间有真情”包装高度同质化的内容。

  其实申导演的特点,我一开始并未发现,甚至一度十分享受这份感动。这把温情牌逐渐把申导演推向成功,让韩式温情彻底火了一把。

  不过因为他几部作品拍下来毫无进步,所以在不断他炒冷饭的过程中,短板便逐渐暴露了出来。

  申的作品,概括起来无外乎是“有一个地方(无所谓胡同,监狱或者医院),有很多好人,偶尔还有一两个坏人,但是这些坏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人都相互帮助,也不会变坏,而是越来越好,大家皆大欢喜”。

  这一点,在申元浩的机智系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正是这一点,让他的机医二扑了,第三季直接流产。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冲突,没有缺点,也就自然被剥夺了成长的空间,以及自我成长的独特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