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话剧团撤销,父亲分配到艺研所工作,可是仍然不闲着。1990年,应电视台张振宇导演的邀请,参加了《古柳》《马背观音》等众多电视短剧的拍摄。后来,父亲又在通辽市老年艺术团担任首任团长,并在1999年10月,全盟“夕阳红歌咏大赛”中获得很多奖项,让艺术团的演员们找回了青春和价值。 父亲为通辽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我曾想写一写他的事迹,可他却说:“我们就是普通人,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很多事都是大家做的,不能只宣传我一个人。”父亲的谦逊和不求回报、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操成了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静静的夜晚,在明亮的灯光下,父亲蹲下身子细致耐心地为母亲修脚,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父亲和母亲相亲相爱了一辈子,非常时期他们共患难,不离不弃。晚年的父亲耳聋越发严重,视力下降,母亲就成了他的传声筒和助听器,每天看着父亲吃饭、吃药,把父亲当孩子一样照顾,老俩口扶持着走进暮年。家里的儿孙们在二老的影响下都很有出息,很孝顺,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买些急需的药品、物品孝敬二老。 与病魔抗争了6年多,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时刻,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文艺战线的变化。听说报纸上发表了国家关于文艺体制改革的消息时,父亲让我大声念给他听。父亲不记得刚刚吃过几粒药,却将当年参加解放战争中的战斗场景记得清清楚楚,他记得每一次和战友们为新中国冲锋陷阵。 如今,父亲累了,也许是天堂里歌舞团、话剧团的老战友们在呼唤他,也许是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在盼着与他相聚……4天4夜的全力抢救,父亲最终还是安详地走了,从此再也没有父亲的身影,只有音容笑貌镌刻在我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