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意或许没感觉,但凡用点时间花点心思,点算点算我们身边的零碎物件儿,其数量之巨、品种之杂和样式之繁复可能会令我们大吃好几惊。
有人去一次超市,或溜达一次各式名头的特产大卖场,就搬回大包小袋的各种零食小吃,回家后却所吃无几,有的甚至包装都不曾拆开,直到放得过期啦发霉啦,费力丢出去,下次再旧病重犯,再买再丢;有人有几十双甚至上百双鞋子,有人有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支口红,有人背旧的包包穿旧的衣服从不舍得丢掉,旧了、过时了就胡乱塞在某个地方后再买新的,新旧更迭,不大的家里几乎成了旧衣旧物的收纳场……
有统计学者做过统计,一个人身边的零碎物品近千件,真正用到的不足百件,而常用到的东西究竟有多少,自己细数数,恐怕充其量也不足30件。
有美学家给过许多对美的定义,其中有一点最贴近大多数人,那便是简之美。
年近八旬的日本作家曾野凌子的母亲是位前卫而又豁达的老人,她在晚年时分,为了简化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细细整理出来,要分送他人的分送他人,要丢掉的丢掉,只给自己干净利落地留下几身换洗衣服与鞋子,几件常用物品,过着一种无比简单清爽的生活。受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曾野凌子有本著名的书,书名直白而有诗意,叫作《晚年的美学》。书中曾野凌子在谈到人与物品时说,每个人都会拥有不同数量的物品,无论多少,总有些是在我们的购买范围而不在我们的使用范围内的,如能在晚年时光,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整理一番,能送亲朋的送给亲朋,能捐助的捐助他人,让那些东西都物尽其用,才是对那些物品的最高礼遇。
该书出版后,在日本备受关注,现在更有些潮流年轻人,将书中内容延展开来,主张青春年华也需要简洁之美,也需要不为杂碎物品所羁绊。力主物不在多,少而精最美,价不在贵,好用适用是最佳的原则,并将其一一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久启是个25岁的单身小伙,他说在自己租住的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除了四季衣服、鞋袜、洗漱用品外,只有一张床,一台电脑,一张书桌,一把椅子,电视机在床对过的墙上,休息时半靠在床上看电视,舒服而自在,困了电视机遥控器一按,便可睡觉,看似只省了一张沙发,留出的空间却显得很大,房子里也显得很宽敞。受久启影响,许多同事群起效仿,精简衣服,收缩零碎物件,直奔“少而精”三字而去。久启说如果顺利,他会将他和他周边加入“少而精”协会的同事朋友的生活起居图文并茂地做成一本书,书名就叫《青春的美学》。如果曾野凌子不反对的话,该书将请曾野凌子写序推荐。
在此之前,另一个“少而精”的典范人物,当是漫画家蔡志忠。这个20岁时就已出版近200本漫画书的人,同一款式的黑布鞋,同一款式的纯棉白上衣,同一质地的卡其布长裤,因为喜欢,他便一次就买10双10件,整整齐齐地放在衣帽间,随换随取,为的是简单明了,为的是不必再花时间与心思在这些小事情上。
“少而精”如果像日本青年那样延展,还可以是,如果愿意,少些物品,多些现金,现金可以在有机会来临时助我们一臂之力;如果愿意,少些杂念,多点专注;如果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