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导演很少碰自传式电影,因为很多大导演的小时候与青春期都很平淡,跟其他人没什么区别。
这种淡如水的故事对导演和编剧的要求极高,一旦失衡,影片便会让观众陷入泥沼,要么成为自我感动的自嗨,要么变成无趣乏味的大闷片,对观众的友好度直线下降。 其实,侯孝贤的《童年往事》也未能免俗,如果不静下心来,很难体会到电影中的真切。 这种带有强烈的作者性的电影必须对导演本身有一定的了解,才会慢慢喜欢上此类电影。 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看电影时在门槛之上又多了一道门槛,《童年往事》的口碑便会呈现两极化,喜欢者视若神明,讨厌者弃如敝履。 那么《童年往事》到底好在哪里?写实与不说教。 片中的青春可以与大多人共情,年少时百无聊赖、不知轻重,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用重复的日子来消耗。 未被世界浸染,都曾特立独行,阿孝可以为了心爱的女孩的一句“等你考上大学后再说”放弃保送,参加联考,也可以为了兄弟义气到处堵人、砍人。 但青春的结束却不一定是年龄的增长,有可能是一两个瞬间的伤心,眼泪过后,第二天就长大了。 阿孝的童年很幸福,尽管经常挨打,但是父母和外祖母都很爱他,阿孝也很孝顺,他淘气、顽皮,却不会拒绝母亲安排的家务活儿,也不会嫌弃外祖母的唠叨,陪她走回大陆的路。 可是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父亲因病去世后停止,那时的阿孝年龄并不大,他还不太懂父亲的离开意味着什么,所以他看到其他人悲痛欲绝时,眼中是迷茫的。 几年后,母亲也随了父亲的脚步,阿孝哭得很伤心,因为他明白这个世界上他能依靠的山没了,没人再为他遮风挡雨,他也像姐姐、哥哥一样,开始学会当顶梁柱的角色。 这种成长,侯孝贤并没有让片中的任何一个人充当老师的角色,在某些时候负责讲很多大道理。 侯孝贤只是在平静且用心的回忆他的童年,但看过电影之后都能感受到阿孝前后的不一样,大山未倒之前,个人开心就好,大山倒了之后,家庭的责任也就有了。 在外祖母也往生后,影片戛然而止,预示着侯孝贤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无所事事了,所以童年也就不复存在,只剩往事了。 侯孝贤把自己的故事拍成电影,观众看后就会了解后来的侯孝贤能够成功一点也不奇怪,他能沉住气又能下苦心。 这就是作者性电影的魅力,电影结束了,但人生还在继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