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有时候是个障碍,也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无奈。 刘小黛:您是中日韩三国语言都精通吗?跟日本演员沟通会不会有一些现场的障碍? 张律:跟日本演员沟通靠感觉,和现场翻译。韩语没有问题。 至于拍一个在国外发生的故事,以及跟国外演员能不能沟通的好,要靠实事求是,知道多少就是多少,以你自己的角度去拍摄就问题不大。 导演和演员的沟通,只要是好的演员,台词的功底都在,然后因为情感的接收和挥发基本上都是身体的(表达),所以如果导演的指令和调度要让他身体的(表达)感觉到舒服的话,他们就会信任你,产生一些化学反应。 所以我觉得(语言)不是太大的障碍。 刘小黛:您在韩国拍电影,也在中国拍电影,您觉得两国的电影制作有什么不同,是可以供对方借鉴的? 张律:其实差不多。要说的话可能就是(韩国)那边的片场总有人在跑来跑去,但是这边(国内)的片场没有那么快。但快与不快其实没有对错,各自的习惯都有长处和短处。我现在如果回韩国(拍片)的话,可能会有点不习惯。或者说在这边拍片的时候,很多时候又想让片场快一点。 刘小黛:多年来您一直坚持拍艺术电影。《漫长的告白》也是您第一部上国内院线的电影,您也帮助过像李红旗、祝新那样独立小众电影导演,对于市场、观众需求、作者表达之间你是如何把握的? 张律:怎么去发行、怎么去扩大观影群这些事情,我想不太明白。我就负责把导演的工作做好。 Q:从韩国回到中国拍片,会对您的创作有一定改变吗? 张律:人的生活空间变化的时候,人和人的情感关系肯定是会变的。创作者还是要从生活的感受出发。但是我自己不会太关注这些事,否则是很累的。 其实我回来也就是一年多,拍这个片子正是是19年末到2020年初。杀青的前一天,武汉疫情爆发了,然后我又回到韩国去教书。但后期的公司都在这边,所以后期工作停滞不前。当时我的主要生活工作的空间还是在韩国。然后今年四月回来在北京拍片、做后期。 如果看我的生活环境变了之后的电影,可能里面会有一些变化,但我自己也不清楚。可能观众会发现一些什么。 石梦(导演):影片里有很多人蜷缩在床上的场景、姿态,包括居酒屋的名字也是有“蜷缩”的意思,您是怎样的一个想法? 张律:绻缩的这个姿态,跟人本身有关系。身体不好、疼的人、还有孤独的人,都不会是四仰八叉地躺着,他会蜷缩起来。像在母亲怀里的时候的那种姿态。 石梦(导演):您有对“御用团队”的执念吗?跟新的团队、演员合作的话有什么样的想法? 张律:我特别没有执念,团队都可以边,只要在拍片这一段时间可以满足需求就可以。跟谁合作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跟合作过的演员合作,是会比较舒服。 在他们达到了你的要求之后,你会想用要再去挖掘他们身上的东西,人会变得非常贪婪。多次合作是有可能的,但是我没有这个执念。 Q:现在无论是拍长片还是长片在国内是越来越难了,张导有什么建议吗? 张律:因人而异吧。我自己来说的话,我跟我制片人的事就是拿到一笔钱,比如说一百万,五天或十天,有演员愿意来帮忙,那就严格按照这个预算和时间来。你要是把自己限制在这里边的话,你的故事的体量和空间就会有区别。 比如我拍《福冈》的时候拍了十天(首尔一天,福冈九天),就这么一点钱。演员过去,大家分散在各个民宿里边,这样我就把自己框在这个(范围)里边,从民宿到片场走过去一定在30分钟以内。 这样一来,你无效的工作和野心自然就抛掉了。三十分钟以内的空间里其实什么都有。好处就是在这个30分钟空间里面,人物的生活轨迹都会找到很坚实的依据。 有人为了一个故事全国各地的去找场景,场景单独看很漂亮,但人物情感的线索很难连贯。但如果在很小的空间里面拍,人物的情感的依据事很通顺的。 把自己框住、按照制片人的思维来拍,你就不会膨胀,就会更实事求是。所以我小成本的话大概是这么拍,高成本我现在还没有这个机会,我也想浪费一次。 虹影(作家):在日本拍片其实很不容易的。你所展现的当地的一些生活状态,比如那条江,就像他们三个人的感情一样。里面每一个地方都让人回味无穷。虽然这个情感的部分很淡很淡,但是当其中一个人走了之后他就变得特别的重。这个跟你以前的处理不太一样。 最近很少看到如此处理情感内部的片子,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懂读懂这部片子。这部片子的感情发展是跨越了二十年,时间是最好的载体,它把所有的问题、情感、没有交代的东西都会自动跑到你眼前。 这三个演员都非常合格,而且在片子里看不出导演的痕迹,非常自然地把故事讲完了。我也特别喜欢最后那一句:不是说不要留痕迹吗?怎么会有呢?其实是这两个人完全不互相理解的。这些都是点到为止,我觉得非常的好。 童辉(导演):除了北京这个空间作为一头一尾,还有北京话作为最后的元素以外,它承载了人物的前史。他比较模糊和架空,好像换一个空间也没有问题。从剧作方面来讲,您对空间的选择和重现也有这种架空感吗?您是怎么考虑的? 张律:换一个空间确实没有问题。在国内我比较熟悉的空间是北京,是我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虽然我不是北京人,但是我对北京的情感和状态我还是熟的。我可能还是会选择自己熟悉的空间。 我觉得如果人看电影的时候,听一个不是北京的演员说北京话,北京人一定能听出来。所以我就挑北京的演员,张鲁一就是一个北京出生讲北京话的演员。 影片里边的北京话和北京的空间,跟柳川的关系没有太多交代,只有三个人都很敏感的只言片语里面的情绪。比如提到“后海”只有有过后海经验的人才能知道跟柳川的这种联系。 我拍片时候很在意具体的空间里的人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的感受,比如说北京人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的感受,这个是很重要的。对于再大的观众群,对我来说太抽象了。 我只希望有“后海”经验的人体会到“哦这个人说的是对的。”对于没有这种经验的观众来说,能够体会到别的我也非常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