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看官且听我慢慢道来。 原著《飞狐外传》中,佛山钟四嫂杀儿剖腹取螺(粤语螺与鹅同音),之后胡斐为了钟四一家大闹佛山,凤天南父子出逃,胡斐千里追杀,后面江湖人士调解,袁紫衣为父求情,胡斐一概不允,誓杀凤天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了素不相识的钟四一家人,不惜千里追杀,不接受任何调解,不接受心爱的美女相求,正是体现胡斐的侠之为民,这是本书立起胡斐这个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段落。
本剧为了突出袁紫衣,将胡斐大闹佛山镇的情节分给袁紫衣一部分,变成了双人行侠,首先,原著中的那股悲愤,那股任侠之气,少了一些。剧情强行给胡斐降低智商,这让人有些无法理解,仅凭凤天南一面之辞,凤一鸣还在大牢里关着呢,虎毒尚且不食子,胡斐怎么会傻到接受凤天南的宴请,喝下毒酒,间接害死钟四,胡斐被关入大牢,这让大义变成了私怨,在原著中,胡斐与凤家父子没有私怨,只是为了钟四一家报仇!!小仇不计较,大义在心胸,这就是侠客! 佛山一段,有三处大bug。 1. 袁紫衣与胡斐分手时,表现出对凤天南的不认同,叮嘱胡斐小心,她既然早知凤天南不会就此罢休,为什么非要等钟四被害死,胡斐被打断双腿才去救人,为什么不早点出现救下两人??强行悲剧吗? 2. 凤天南父子射杀佛山朝廷命官,还驱赶百姓,射杀百姓,这一段明显不合情理。我明白编剧是要表现凤天南的跋扈与权势,但是要知,金庸的书最重史实逻辑,射杀朝廷命官,射杀百姓,这种事谁做了谁也好不了,以后江湖哪里还有凤天南的容身之所,乾隆年间,佛山是广东重镇,地方势力再凶再跋扈,也不敢如此,这不相当于公开造反吗,江湖不办他,朝廷也会办了他。原著中 凤天南是当机立断就跑掉了,以后江湖势力为他向胡斐求情时,无非是凤天南家业也没了,一无所有,也愿意认错,求胡斐放过,可是照本剧演的,如此无法无天,佛山成了法外之地,谁还为风天南求情。 3. 本剧打戏出众,近年来少见。但是最后佛山广场大战,袁紫衣与胡斐和凤天南的“帮众”硬刚,这也不合逻辑。确实硬钢过瘾,动作戏好看,但是这侠客就这智商,胡斐还断着腿呢,胡斐从小在江湖中摸爬滚打,遇敌智取,他会不懂?飞狐的名号怎么来的,狐狸,狡诈也,原著中胡斐有勇有谋,一个人逼的佛山大豪五虎派掌门凤天南弃家而逃,怎么在剧中,只会硬钢啦。 最后我说一下,迄今为止最大的失误,爱之深责之切,我爱金庸,爱武侠,所以我也很重视这部剧。 最大的失误,是袁紫衣与胡斐的错位。 原著中,胡斐有勇有谋,江湖经验丰富,这是合理的,因为胡斐打小在江湖,江湖中的勾当他很清楚,火烧商家堡,赵半山(到现在没看见人影)教给他很多,不止武功。面对强敌,胡斐经常是先旁观,看够了看透了才出手,不莽撞。剧里迄今为止,胡斐仍然像个初出茅庐的热血无脑青年。 初出茅庐,用在袁紫衣身上再合适不过,因为袁紫衣一直跟随师父“百晓神尼”在天山练功,她来到中原,那才是初出茅庐,她从没踏足江湖,自然江湖经验较少。 可在剧中,两人错了位,袁紫衣显得江湖经验丰富,而胡斐没有,这不合逻辑。编剧强行给袁紫衣加戏,没问题,但是逻辑要正确啊。 我看了佛山一段,笑着说,这不是《飞狐外传》,这是《紫衣外传》。 后面还有二十来集,如何把胡斐这个侠客形象立起来,编剧你加油吧,我只能给你加油了。 还有个程灵素,值得期待。 编剧大人,记住,飞狐,飞狐,飞狐胡斐,飞狐勇猛又狡诈,你以为你是猎人,飞狐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