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强烈安利下,我在上课期间偷偷摸摸地看了这部“关乎生死”的电影。观看中,电影屡屡让我泛起眼泪,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便是:姥姥死后小文追车和小文离开,三妹追车。经过反复思考,我也许懂得了导演的用意。 姥姥已经去世,而年纪尚小的小文并不了解“死亡”,在她的眼里,姥姥不过是睡着了。在婶婶孩子的告知下,她也没有理解,而是“胡说”回应她对婶婶孩子口中死亡解释的反抗。由此展开了她的追车之旅。小文追灵车时,三妹和小文都没有理解死亡的意义,他们都在抗拒“死亡”,三妹抗拒给死人服侍,小文抗拒姥姥的离开。在此处追车时,导演并没有安排两人发现彼此,也就没有两人的对视,与二人此后的转变形成对比。 在随后的剧情中,二人在命运的安排下,彼此救赎,成为了彼此不可或缺的亲人。但是,命运难测,小文的亲生母亲前来寻找小文,三妹思考过后,决定让小文跟着亲生母亲。送走小文的那天,又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三妹追小文车。这次的追车与上次追车有所不同, 小文与三妹都懂得了死亡,小文在三妹的解释下,接受了死亡是变成天上的星星(这也呼应前方,婶婶孩子在说笑中说姥姥已死的事实),而三妹也在父亲的阐释下,接受了入殓师的身份,更想成为小文口中种星星的人。导演也在此处安排小文醒来,看到三妹,他们哭泣着看着对方,渲染了相依为命的父女情。 导演安排地非常巧合,第一次是小文追三妹的车,追的是姥姥,抗争的是大家对死亡的不尊敬,而第二次追车是三妹追小文的车,追的是“女儿”,但是这时的大家都开始尊重死亡,尊重死者。导演此处的妙用,也许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懂得死亡的意义,正如片中虽说:“人生啊,就像一本书,哪一个都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画上的是句号,有的画上的是省略号,人生,除死无大事,什么名啊,利啊,都是过眼云烟,干我们这一行的,就是要有一颗圣人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