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黑色三开柜里,有一把长15厘米、宽5厘米的木算盘,这把算盘边框是深红色的,算盘珠是黑色的。别看它是一把木算盘,父亲却常常爱不释手,视为珍宝。就算是科技非常发达了,算盘早已被人们遗忘在脑后,父亲也没有忘记用他那把早已陈旧不堪的算盘。因为这把算盘历史久远,它伴随父亲干了一辈子的工作,是父亲为他所热爱的财会事业奉献一生的见证。
父亲是1956年就参加工作的,当时在普安县青山供销社搞财会。那年月,记帐、算帐,除了用口算、心算和笔算之外,唯一能提高计算速度的工具就是算盘了。于是父亲就买了一把木算盘来学,起初只会加减法,后来连乘除法也学会了。几年之后,父亲运用算盘的熟练程度、准确性非常惊人。他还能用双手同时打算盘,且还不会出差错。我曾用计算器跟他比试过,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这让很多人难以置信,说真的,只有真正运用过算盘并对此非常熟练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出算盘的妙用。诚然,父亲更是一个干工作非常认真、细致、踏实、一丝不苟的人,凡认识父亲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记得还在很小的时候,父亲的办公室恰恰对着我的寝室,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总能听到父亲的算盘声。刚开始听时很不习惯,太吵了,可时间长了,自然就习惯了,而且越听越觉得好听,那明快的节奏像听一曲动听的音乐一样,这种感觉是很多人无法体会的。父亲数十年如一日,不管是刮风下雨,也不管是白天黑夜,只要有空,总是坐在办公室里记帐、查帐、对帐……只有这样,他心里才踏实。 按理他从事财会工作,应该月底扎帐时忙些才对,可平时他却总有忙不完的事,别人干过的工作,他也要重新复查一遍,什么事都要亲自动手后才放心。因此,他干了这么多年的财会工作,从没有出现差错和失误,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及同志们的好评,成为当时普安县企业从事财会工作最长、最优秀的一名会计师。当然,很多荣誉的取得,除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外,主要是他付出艰辛劳动和忘我工作的结果。 记得有一次他生病了,而且病得非常严重,几乎连讲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要立即送州医院治疗。而当时正是月底,他要忙赶报表,说什么也不去就医,这可把我们几姊妹吓坏了,急得大声痛哭起来。普安县供销社领导知道此事后,立即从县社抽调两名同志暂时替他完成此项工作,这样他才勉强答应去医院看病。一个星期后,病情稍有好转,医生叫他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再去上班,可他根本不听,刚出院回到家,就直接到办公室工作去了。我知道后,非常生气,对他说:“都快退休的人了,何必这么认真,身体累垮了不值得。”可父亲却严厉地批评我说:“现在我还没有退休,不干则罢,既然干就要把它干好,绝不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出半点差错。你们今后在工作上也应如此,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干好,干出色,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对你们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对得起国家发给你们的工资,最主要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父亲的一席话,使我顿感惭愧,他的这种崇高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佩、永远学习的。从那以后,我就谨记父亲的教诲,凡是上级按排的工作我都会把它干好,干出色,做事有始有终。 四十多年过去了,父亲从青年奋斗到中年,又到老年,虽然早已到退休年龄,但组织上舍不得他,他也舍不得离开组织,更舍不得离开算盘和所从事的财会工作。直到2003年生病了,才从岗位上退下来。退休后,家里的那把老算盘,他仍视为珍宝,哥嫂们常到贵阳、昆明、安顺等地进货回来,只要父亲把他那把陈旧得不能再陈旧的老算盘拿出来,轻轻一拨,我们就像听一曲动听的音乐一样,很快就知道哥嫂们用去多少钱,进得多少货。就是母亲上街买东西回来,都不忘请父亲算,真是太方便了。 月圆总有月缺的时候,人来总有人去的时候,一晃父亲离开我们已十三年了,但我们感觉他一直在我们身边,好多次做梦都会梦见他在打算盘,在跟我们说话,在教我们做人,从来都没有感到他已走了这么多年了。因为母亲经常跟我们说你父亲怎样怎样,母亲也仍把父亲的那把老算盘保存在老地方。我们只要想父亲时,就会翻出那把老算盘来看看,就像看到父亲一样,心里感觉好受多了。 人死不能复生,这也是我们缅怀父亲的一种方式。它会时刻鼓励我们活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着就要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活着就要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活着就要知敬畏、存戒惧、不碰红线、不越红线、守住底线;活着就要尽职尽责、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父亲生前的一片期望,才能对得起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