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为银幕而生的,理论上讲所有的电影都该待在银幕上,但是目前受条件限制????电脑已经是我在观影时所能看到的最大的屏幕了,但是在看一些电影或者某些镜头时,我会突然发现在大银幕上看这部电影成了我的一个愿望,比如《放逐》里吴镇宇黄秋生还有林雪三人在楼下跟楼上的任达华对枪那个镜头就给了我这种感觉。这种大银幕带来的冲击力,不只是紧张刺激的枪战戏才有,许多电影里,包括侯孝贤的空镜、《新桥恋人》里的新桥烟花,都让我想圆梦银幕。在这个美好周末给了我这种感觉的,是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
首先是空间。有人说《爱尔兰人》是斯科塞斯的《美国往事》,他以美国的司法系统为核心,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真实生态。外景上有弗兰克在街道上暴揍面包店老板,内景上有庄严法庭的审判,有华丽宴会厅的宴会,这些都是大的空间,仅仅在电脑屏幕的呈现下,冲击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被银幕放大才能展现出他们最大的魅力,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加上老马丝滑的运镜,可以想象在影院里他能给你带来怎样的视听盛宴。 《爱尔兰人》也是三位老戏骨的匠心之作,除去动作上的迟缓,三位主演的表演仍是无可挑剔。帕西诺饰演的,是身处政斗中的吉米·霍法,在他那张历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了对政局的不满和愤怒,冲动之余,又有摄政者应有的克制和精打细算。乔·佩西鹰一般的眼神里,虽见老态,但仍有黑帮领军人的精明和毒辣,足见其城府之深。更不必说德尼罗饰演的弗兰克,退伍士兵对于服从命令的麻木被德尼罗演的活灵活现,到了影片的收尾部分,七十多岁的德尼罗和满头白发的弗兰克简直融为了一体,迟钝的眼神,粗糙僵硬的面部,甚至说话时的气短和结巴……你甚至会怀疑德尼罗是本色出演。毫无疑问,这么精妙的表演,与连毛孔都能被看的一清二楚的银幕是完美适配的,尤其是特写镜头,他们苍老的面庞既叫人兴奋又叫人伤感。除此之外,减龄技术带回来的三位老戏骨的年轻容貌,放在银幕上也会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感动和满足。 在这部电影里,充满了对人生种种的凝视,对于有组织犯罪的凝视,对于衰老的凝视,对于死亡的凝视。从宏观上的权力争斗,到微观上的人心博弈和救赎,斯科塞斯解构了这桩美国历史上的大悬案。电影里更多的是对岁月不留人的感慨,少了斯科塞斯以往的刺激。影片中甚至不惜用定格来告诉观众人物的死法,这些大佬的死标志着黑帮时代的远去,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吉米·霍法之死,随着两声枪响,吉米倒在血泊之中,一场权力之战到此结束,然后,在长达5秒钟的时间里,观众就这么看着这个曾经伟大的工会领袖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这是堪称影视经典的一次夺命。后来,世人都忘记了名震一时的吉米,弗兰克完成的最具影响的一次“刷房子”,也化作时代的灰烬,这时对于人的老去和时代逝去的展现达到高潮,落寞的弗兰克让人感慨万分。 这两幕要是放在银幕上绝对会有无比强大的冲击力,因为这是整部影片最令人共情的两幕,政治斗争的牺牲以及峥嵘岁月的逝去放在影院的环境下,氛围感会成指数级增加,影片主题的升华也会变的更有力量。 这部电影属实为老马的一部经典的黑帮史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不会愧对银幕的一部作品,哪天要是真有机会在电影院里呆三个半小时看这部片子,我想我会开心死吧。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这都干不过《绿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