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头有点像《长江七号》,本不富裕的家庭非要送孩子去私立学校,这就是悲剧的开始。私立学校里的学生普遍来自和钱谈恋爱的拜物教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哪会善待一个非我族类的穷小子。要说学习的话,用钱筛选学生的学校也比不上只用成绩筛选学生的学校啊。孩他妈看起来很伟大,其实很傻,就像莫泊桑《项链》里的女主角,为没价值的东西辛苦工作,也害了自己的孩子。
未来世界可以花钱改造自己的身体来获得反应速度、肌肉力量、感官灵敏度等方面的增强,但改造过火的话会变成赛博疯子,这个设定挺有意思。 Peter König做过一条指北皮带,把它系在裤子上,不管怎么转动身体,皮带朝着北方的位置会震动。Peter König找了一个志愿者测试这条皮带,六周后,志愿者拥有了超常的方向感,在距离自家房子100公里远的地方可以准确无误的指出房子的方向。这个实验说明,人脑可以处理额外输入的“感官”信号,人类可以通过改造自己的身体来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能力。 代价是什么?人类的行为和意识可能会被这些植入物侵蚀。本杰明·利贝特做过一项关于意识的重要研究,他发现人移动手指的意图脑信号(准备电位)比他们有意识做出移动手指决定的脑信号要更早,也就是说,意识是在回溯性的解释刚刚所发生的无意识行为。佩戴指北皮带的志愿者可以指出自己房子方向,这不是意识思考的结果,而是意识事后解释为什么自己会指向那个方向。当一个人有了越来越多的植入物,这些植入物会引发越来越多的无意识行为,它就越来越不是原本的自己,就可能变成赛博疯子。不说这些远的,智能手机已然是人体的外部器官了,手机用户的能不能有效控制自己刷短视频玩游戏的冲动?没有手机之前是不是没有这些冲动? 为什么男主和他的前辈像吸毒一样持续的改造身体,直到变成赛博疯子?这种改造具有心理层面的成瘾性还是病理层面的成瘾性?意识如果只能进行回溯性的解释,就牵扯到人类有没有自由意志的问题,持续改造这件事会不会完全完全不受自己控制?Uri Maoz等科学家发现了本杰明·利贝特实验中的一个问题,受试者在实验中做的都是无目的、无原由、无后果的三无“任意决策”,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少决策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是有目的、有原由、有后果的“故意决策”,实验表明,在任意决策中可以捕捉到清晰的准备电位信号,但在故意决策中完全没有准备电位信号,说明意识在“故意决策”时可能提前讲好了自己的故事,不需要回溯性解释。 如果男主的自由意志不足以对抗改造瘾,女主为什么眼睁睁看着男主自毁而不帮他戒瘾?这个问题后面再说,先说男主获得能力之后干了什么。男主通过目睹自己母亲的死亡,觉察到了社会阶层的存在,对霸凌自己的同学做出了反击,然后,就辍学成了黑社会混混,动画里管这个职业叫赛博朋克。他并没有用自己的能力去斗争,也没有用自己的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而是变成了压迫自己的资本的打手,变成了资本竞争的牺牲品。 这部动画揭露一些社会现实,但没有任何的反思和反抗,因为它本身就是资本的产物,资本会号召大家起来反抗自己吗?有人会说,奈飞是出了名的不干涉主创的创作,但奈飞会筛选创作者啊。它为什么选韩国人拍《鱿鱼游戏》,选日本人拍《边缘行者》,这两个殖民地被改造的到位呗,跪拜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绝对不反思。 说回女主。即便到了未来世界,脑力劳动能力依然没办法靠花钱改造解决,只能通过学习和练习,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设定,说明创作者觉得体力可以折腾但心智这玩意不能乱搞。女主不能和男主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只能默默的守护着他,这就很像《大话西游》里二当家和春十三娘的桥段,是一种倒错的感情。守护的同时,又看着男主成瘾自毁不制止,就更倒错了。 抛开没人反思这个问题,男主的改造瘾、女主倒错的情感和男女主之间的沟通障碍都没有得到解决,一直悬置到故事的最后,生离死别,音乐起,观众热泪盈眶。这个结局方式反映出人类的情绪是很容被操控的,虽然有很多不解,虽然对剧情不满意,但只要牺牲、救赎、升格、音乐等视听元素到位了,符合“感动”这种情绪的触发条件,就会“感动”。这说明“情绪”并不是心智里比较底层的东西,而是意识形态可以塑造的上层建筑。 如果无条件的接受“情绪”,沉浸在“感动”里回顾整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模样。如果跳出被刻意触发“情绪”,追问故事中没有回答的问题,这个故事就是另一个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