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过程中,贝姬和亨特经历了一次精神的全面洗礼。从登塔前的期待,登塔后的欣喜,到发现无法落地的惊慌失措,失去求救工具的绝望,两个人一点点发生着微妙的情绪变化,同时一点点耗尽耐心和勇气,直到最后的脱险。 两个女性角色通过攀登的方式重新建立起情感的联结,其中投射出彼此的依赖和信任,因为一旦两人出现观点不一致,发生口角冲突,处境都会变得岌岌可危。但故事如果一直稳稳地待在原地,显然不符合类型片的叙事逻辑,于是本片也无一例外地向戏剧性做出了妥协——贝姬和亨特出现了友谊的破裂。 原来贝姬的丈夫丹曾经出轨了好友亨特,这一设计尽管俗套,但格外奏效,让叙事瞬间起了变化。此时此刻,所有观众都会认为,这是两人面对的终极考验,或者说人性才是挡在面前的那座大山。基于此,观众会不自觉担心其中一人会对另一人做出可怕的事情。 譬如一开始,亨特的外放性格会让人觉得她的身上存在着诸多危险因子,可能会导致事件的恶化或者对贝姬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而当贝姬和亨特之间产生嫌隙的时候,贝姬是否会在一念之间将亨特推下高塔作为报复,这些来自观众的隐忧甚至一度超过了高塔的惊险本身,却为本片的惊悚属性不断加码,最大化地托举出观众的恐惧情绪。 所以到后来你会发现,这是一部寻找“安全感”的电影,刚开始,她们要挣脱险境可能需要的是一张梯子,安全感演变为一种求救方式;而当一切尽失之后,她们的安全感来自两个同类人的抱团取暖;最后类群不在,整个外部世界都在坍塌,只剩下你自己的时候,你或许已经不再需要安全感,唯有触底反弹,才能绝处逢生。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转”是,贝姬臆想了一段亨特没有死的情节,从而摆脱孤独,让自己从险境中脱身,这一设计或许有参考阿方索·卡隆的经典科幻片《地心引力》的设定,瑞安·斯通博士(桑德拉·布洛克 饰)幻想宇航员麦特·科沃斯基(乔治克鲁尼 饰)没死,从而守住信念回到地球。 不同于《云中行走》《热气球飞行家》等高空题材惊悚电影,《坠落》显然是一部“小而美”的类型片,它的制作成本仅为300万美元,但却收获了不俗的市场反馈。此类电影往往有着内置标配的创作模式——高概念、低成本、单一场景、强戏剧性等,以“空中作业”的形式拔高原本平庸的主题表达,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坠落》还暗含着一个通关秘诀:不要低头!在生活面前,如果不想堕入现实的深渊,人就要往上看,往前看,Just look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