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在哪里,其实你的一半就死在那里,所以故乡也叫血地。”无论是最早的作品《小武》还是接连之后的电影《站台》,贾樟柯的镜头里都无不透露着一种乡土气息,再看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导演通过采访贾平凹,梁鸿等作家向大家讲述了他们内心对于故乡的看法,沉郁顿挫,络绎不绝,那份对于故乡的情是朦胧的,是复杂的,可以是一般沉重也可是一段深情更可是静静漂浮,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章节式的记录,深沉的情与思。 从旁人对马烽的回忆到贾平凹的故乡血地再到梁鸿和余华不同的情与思,在本就文学化的内容上利用了章节式的呈现与记录方法,将作家间不同的经历和想法归类。章一“吃饭”,如今在养老院内衣食的同乡人在采访中对作家马烽进行了回忆,讲到他对于故乡的贡献。章二“恋爱”,马烽找到了伴侣,在外乡同样寄托了感情,章三“马烽”通过前两章采访已使观众心中对于他已有印象,后以家属角度讲述,马烽与家乡的联系也就更加突出,并不是思念,只是在外地对家乡有了新的感触,这才回乡细细感受,将现实写进了书中,同乡人一见,内容是如此熟悉与朴素,相互指着“这是你,书里说的是你”我想这就是马烽对于家乡的情,真切,朴实。这样结构式的叙述贯彻全片,不仅饱满了人物形象,指明了主旨要义,更重要的是充斥了精神思想,将它寄托于内在,彰显朦胧下的情与思。 穿插人物朗诵,增强节奏张力。 文字永远是沉默的,它静静躺在书里,直到翻开。本片也就像一篇散文似的默默躺着。“书上说,你生在哪里,其实你的一半就死在那里,所以故乡也叫做血地”贾平凹对于故乡的思考多半来自于父亲,因离队偷看秦腔,走上了一道被冤的窄路,最后狼狈归乡,泪流满面,就此贾平凹写了一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影片章节结尾,朗诵出了书里的句子,在延续情感的同时很好的控制了影片节奏,朗诵的人都不是什么风轻云扬的白脸,他们都是平民,是故乡土地上的一个个百姓,这样使得影片更加含蓄具有张力,本是躺着的文字活了起来,开始走进人们的内心。这和书本也是相通的,文字是死的,激发它的永远是人,情感是朦胧的,意义就在于思考。 画面与声音搭配,渲染朦胧氛围。 贾平凹给人的感觉是沉重的,梁鸿是多情的,余华是轻盈的。这样的主观感受取决于视听氛围下朦胧的个人思考。母亲对于梁鸿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提到关于她的往事,梁鸿总会不禁止住,轻轻落泪,在提到继母与父亲的感情经历时,说道“抱头痛哭”后承接了一个广阔的稻田中央,两只麻雀停落的画面,象征性的暗示了父亲复杂的经历,延续了梁鸿对于情于故乡的思考。“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余华站在海边,回忆着自己小时游入海流的情景,游了四十多里上岸,沿着海边赤着脚,天快亮了,海浪声一直未停,画面里的他站在岸边,周围是普蓝色的。我想这就是余华小时对家乡的感受,海岸成了他一生的回忆,轻盈却又在朦胧之下。 贾樟柯对于故乡的情也就和这些作家一样,在精神之中,在文字与画面之间。每一寸关于故乡的回忆都是真切的。作为现实的观察者,每一瞬都代表着永恒,如果这样的情永在记忆之中,那何不朦胧呢?最后,余华站在那,小时的课本里总说海是蓝的可故乡不是,那就一直游,一直游,一直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