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女儿》的叙事是一种“封闭时空+闯入者”的叙事模式。 何为封闭时空?
一般来说,封闭空间电影由于时空环境的相对闭合,往往呈现一种静态的特征一一空间中的人物关系明晰、价值观念稳定、生活自给自足、与外界相对隔绝等等。也因此,封闭空间中的矛盾和问题常常被压抑在表面的平和稳定下,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要爆发出来,并形成明显的冲突,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的刺激。[1] 剧中的设定是1997年的重庆某矿区的小镇,再精确一点就是化肥厂家属院,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封闭时空,处于一个很稳定的状态,街坊邻居甚至警察之间都相互熟悉,发生了一点新闻就会传遍整个社区,可以说甚至有点落后闭塞。 而陈佑希就是打破这个化肥厂家属院的稳定状态的“闯入者”: 可以说在任何影视作品中,都存在人作为刺激源打破稳定形成冲突的桥段。其中,当某个人物以一种独特的个体姿态“闯入”某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并激化原空间的潜在矛盾,引发冲突和推动叙事时,这类人可以被称为“闯入者”。……当“闯入者”主动或被动地“闯入”某个相对闭合的环境时,激发原空间内人物潜在的矛盾冲突,给封闭空间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同时,自己原来的价值观念等也随之发生改变。区别于大多数影视剧中同样作为刺激源来打破平衡的人物,“闯入者”不只是推动一个或几个场景的叙事进程,而是作为整部电影叙事任务的第一承担者和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者。[1] 陈佑希到了小镇,尤其是冒充女儿进入李家之后,蝴蝶效应就开始启动了,小镇开始风波不断,而这就正是导演和编剧的意图,发挥“闯入者”作为叙事任务的推动者的作用: 在“封闭时空+闯入者”模式的影片中,“闯入者”作为影片的主要人物,不只是影片中某一个或几个冲突的激发者,而是作为整部电影情节的推动者,引发矛盾、扭转局面、化解冲突,完成叙事” ““闯入者”在封闭空间类影片中成为一种叙事手段,是封闭空间内部事件的参与者,是带领观众进入和观察封闭空间的眼睛。一方面使情节结构相互勾连,叙事层层推进;另一方面,“闯入”打破了空间的封闭性,使影片中出现二元甚至多元对立。[1] 而这也恰好和导演的采访说得一模一样(见下图):陈佑希是整个叙事的“视角人物”,最终观众将跟随她的视角揭示出所有的秘密。 这样一种“封闭时空+闯入者”的叙事模式其实已经被中外无数的影视文学作品所使用,例如,更细致地来讲,同样设置了一个突然回到家庭中来的孩子的《失踪第二季》(2016)、《季春奶奶》(2016)、《侵入者》(2020)和《孤儿院首杀》(2022)等等表达了同样的东西吗?完全不是。 关键的地方还是: 不同的社会语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物塑造。[1] 而作为典型的社会派推理作品,《回来的女儿》就更加无法脱离时代背景来予以看待。 举个例子,《回来的女儿》将时空背景设置在1997年的重庆矿区小镇中,着眼于其中的一个家庭,自然有其独特的地方。这在老李和老王各自的职业设置中已经体现出来了,一个是国营工厂的工人,一个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而1997年发生了什么?下岗潮。这里当然就存在着计划和市场两股思潮的对抗,结果我们当然都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去听一听《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况且,目前才播了三集,后面怎么发展还不知道呢,何必这么快下定论。 作为今年迷雾剧场打头阵的作品,《回来的女儿》无论是剧情、表演、摄影、灯光、服化道、美术、音乐等都维持了不错的水准,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了,从观众反馈上来说也不错,衷心希望好剧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罗芳. 电影叙事封闭时空中的“闯入者”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声明: 本人虽是人文社科研究者,但并不是影视文学研究者,欢迎各位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