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第一天去看了这部精致的幽默讽刺电影《菜单》,很喜欢,直接狂捅精神巴洛克:用讲故事和过于精巧的包装来掩饰内核的贫瘠。脱离剧单独看菜单: The Menu 里菜单的设计故事。除了名字本身为了剧情修改了之外,食材与搭配就是标准的精致餐食做法,而所有对菜单的升华都存在于“讲故事”story telling 之中。 精致餐食 fine dining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面,导演想讲的当然不只是这群吃货,更不止于中上流阶层。互联网打破精神上的阶层壁垒,不管是极上流还是极下流,我们能看到很多一辈子可能都接触不到的食物,事物,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抖音这样的短视频的出现,不断拔高人的精神多巴胺快乐下限,但是这种精神成瘾,到底给人带来了什么?我们思考得更深入还是更肤浅了,我们的情绪更精微还是更易怒了,我们的内心更富足了还是更空虚了?扪心自问, 2022 我吃了好多fine dining 刷了好多短视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多巴胺水平极高,获得高强度刺激的快乐,但是多巴胺潮落之后的空虚甚至强于往年,平静与冷静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少了。 对过度精巧的追求很像安土桃山时期的日本,大名、豪商追求繁荣奢华,与之伴随着佛教影响力的衰落,人们开始向外物求而不向内求。互联网是放大镜,打破精神阶层的藩篱让整个社会坠入狂欢。The Menu 的出现是有意义的,对人本质主义的探求和精神巴洛克的唾弃刺痛一下观影者产生一些反思,就已经是功莫大焉。 2023 呢?以史为鉴,类似千利休的返璞归真思维风潮可能成为新风尚,人们开始追求wabi-sabi 但是转向永远不会这么快,2023 我们会看到很多被土壳子包裹的精神巴洛克,storytelling 迟早成为贬义词。而 fine dining 自身还是会继续存在的,谁不喜欢美食呢?食物无罪,有罪的只是那些把 S’more 这种普通食物包装成 fine dining 的人,他们将身披棉花糖衣、头戴巧克力环,把自己烧死。不要死在这样廉价且虚无的精神巴洛克世界里。 |